明關被擊敗后,高麗人占領了這座木橋。
現在,為了防止遼東軍卷土重來,吳延寵選擇了焚毀這一座跨越了江面的大橋。
在對面,公孫康統帥的騎兵已經在耀武揚威。
公孫康雖然不是一流名將,但也可堪一用,本來公孫康在三國時期就是遼東的諸侯,對這一片地方算是相當熟悉。
烏桓騎兵需要戴罪立功,否則他們會被夏王處死,所以這群烏桓騎兵成為向高麗國擴張的急先鋒。
“經過一年的平靜,終于,遼東軍還是對我們下手,此次無論如何也要守住高麗國。”
吳延寵與公孫康,隔著江水對峙。
三萬高麗國守軍無不緊張,還有大約一千名高武玩家前來相助。
“只要他們無法渡江,那么便無法攻入我們高麗國,無須擔心。我們高麗國自古以來,為小中華,自從明朝滅亡以后,華夏正統,應當在我們高麗國。”
這一隊高武玩家由一名名為金自武的高麗國公會會長率領,資助義州軍團,防守邊塞。
對于高麗國而言,他們面臨的是滅國之戰。
金自武對守將吳延寵拍胸脯保證,遼東軍無法渡江。
吳延寵皺眉。
高武的自由玩家武力普遍在50到80之間,也有武力超過80的玩家。
這些高武玩家相當于五階以上的高階兵種,但未必有紀律性。
不會列陣的自由玩家相當于俠客、刺客,到了戰場上未必有用。
一千高階騎兵,對付一千高武玩家,獲勝的往往是高階騎兵。
不過,高麗國玩家參與義州攻防戰,對于高麗國大軍來說是一件好事。
遼東軍畢竟征服過高麗國,朱能、祖大壽等將領都有遠征高麗的經驗,如果可以獲得高武玩家的支持,相當于獲得一支特殊兵種。
對面的公孫康在清剿江北的高麗國斥候騎兵以后,等待后續大軍集結,同時搜集船只,準備渡江。
公孫康的第四烏桓軍團,一共五萬騎兵,延綿十余里,令對面的高麗國守軍大為恐慌。
還是那一批熟悉的兵馬,再次前來征服高麗國!
高麗國大軍在江邊設立箭塔、烽火臺,甚至利用建筑圖紙,堆砌城墻,阻止遼東軍大舉南下。
義州軍團主將尹瓘又派遣兩萬將士,援助吳延寵。
公孫康、吳延寵兩支軍團對峙,兵馬數量已經達到了10萬!
高麗國自由玩家組成的義軍數量則陸續增加到2000多人。
公孫康牽制對面的守軍時,第二突騎軍團的先鋒大將朱能率領一隊幽州突騎,趁著夜間從公孫康駐軍的上游渡江,攻入高麗國境內。
“遼東軍,遼東軍又來了!”
一座高麗國的一級鎮子遭到朱能猛攻,朱能帶領五百騎兵下馬登城,手握長槍,挑飛數十守軍,大殺四方,無人可擋!
守將和當地的官吏率領八百守軍逃離鎮子。
攻打一級鎮子,對于朱能這種級別的猛將來說,根本無需動用投石機和云梯車,趁著夜間,堆土登城,憑借自己的武力打下這座鎮子。
朱能的兵力只有一千幽州突騎,攻陷這一座一級鎮子,僅僅是陣亡了不到20人。
“補給糧食和箭矢,休整三個時辰后,南下奔襲。”
朱能輕車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