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在帝國內戰時,攻打河東、關中,一向沉穩,要么獲勝,要么戰平,沒有失利的時候。
只有第五次國戰,被一群羅馬、馬其頓將領圍攻,吳起才吃過虧。
那也沒有什么,因為亞歷山大大帝處于巔峰時,也是圣級統帥,再加上一群羅馬名將,一個人確實難以支撐。
而眼前的博望坡之戰,唐軍主將郭子儀兵力處于劣勢,無論如何也難以抵擋吳起。
方城夏道是隘道,但沒有蜀道那般狹隘和艱險,仍然可以允許大軍挺進,只是無法容納九十萬大軍而已……
“夏軍后撤了!”
“勝利屬于我們唐王!”
郭子儀的唐軍一陣歡呼。
說唐雖然只有一郡之地,但享受到權力的他在自己的領土內自稱唐王,他的大軍也自稱為唐軍。
郭子儀卻沒有和尋常的將士一樣,因為夏軍暫時撤退而放松。
夏軍在許昌集結九十萬大軍,耗費無數銀兩,不可能因為損失兩萬人就放棄攻打南陽郡。
果不其然,曹仁的軍團拔營后退以后,夏軍的另一個軍團替換了曹仁的營地!
一隊披堅持銳的重甲步卒到來,一股殺氣在博望坡戰場彌漫。
這一支軍團來勢洶洶,一片肅殺。
本來暫時松懈下來的唐軍突然心里一緊。
之前與他們交戰的只是夏軍的先鋒部眾,而現在到來的是夏軍的主力!
“魏、武、卒!”
郭子儀目睹這一支精銳的重甲軍團到來,不禁肅然。
吳起的魏武卒數量眾多,而且是高階兵種,僅僅魏武卒的數量,幾乎與郭子儀的兵力相當!
沒有多少人可以憑借同樣的兵力與吳起交戰。
南方的地形不利于騎兵作戰,但對吳起的魏武卒卻沒有壓制效果。
也就是說,夏軍十分倚仗吳起的步兵征服長江以南。
吳起的魏武卒軍團一來,很快對士氣和體力經過消耗的唐軍發起猛攻!
一排排魏武卒向唐軍的營地壓來,手握神臂弓或者柘木弓,向唐軍猛射箭雨!
最前排的魏武卒持雙手大盾,組成銅墻鐵壁,一步步向唐軍壓來。
唐軍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吳起的軍團以高階兵種魏武卒為主力,低階騎兵輔助,與曹仁以低階兵種為主的鐵壁軍團不同。
楚天此時令吳起換下曹仁,便是想要一鼓作氣拿下博望。
排山倒海般的魏武卒軍團令人絕望,一眼望不見盡頭。
魏武卒軍團的壓迫感實在恐怖,明明沒有發起沖鋒,卻已經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一往無前。
戰鼓沉悶的響聲回蕩在戰場之上,配合壓迫過來的魏武卒,唐軍的呼吸已經有些停滯。
終于,兩支大軍交戰,魏武卒一通戰鼓下,齊步推進,唐軍很快開始潰退,魏武卒的氣勢迫使對方節節退后!
“不行,難以與之抗衡,只能放火拖延夏軍,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