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東瀛武士騎兵在高麗國王城北郊偵查,立花家的家臣十時連久背著弓箭,腰間掛著武士刀。
“遼東軍可能已經到來附近,務必要小心。”
十時連久的騎兵,大約有一百五十騎。
一只戰鷹在空中翱翔,而后掠下,落在一個蒙古騎兵的肩膀上。
一個夏軍武將率領五百蒙古騎兵作為前哨,逼近高麗國王城北郊,距離王城不到30里的五陵山區。
“攻打開京,需要經過慧陰嶺、望客峴、礪石峴、五陵等丘陵山道,丘陵之間的平原,一些隘口最窄處只有幾十米,這下棘手了。”
狄青率領小股騎兵登上五陵,附近隨時可能出現高麗國的偵查騎兵。
然而,越是探查,狄青越是愁眉不展。
按照計劃的行軍路線,夏軍主力將會順著慧陰嶺的山道南下。
當狄青南下探查時,發現沿途皆是崎嶇狹窄的丘陵、河流、溪谷地形,在丘陵之間的小平原散布水田。
對于大規模動用騎兵,甚至從大草原調來騎兵的夏軍而言,這種地形簡直就是災難,嚴重限制了騎兵的行動。
狄青沒有辦法解決地形問題。
除了極少數武將可以減少地形帶來的不利影響,大多數武將無法規避地形影響。
35萬遼東軍,根本無法在這樣的地形完全展開。
同理,對方也無法展開大軍。
“將軍,不僅如此,此地的迷霧也頗為嚴重,尤其是清晨。”
“確實如此。”
狄青也注意到迷霧對行軍和交戰也有影響。
迷霧、大雨是天時。
丘陵、河流、溪谷是地利。
“一支敵人的偵查騎兵出現在附近!”
“多少人?”
“不知!”
“迎擊之!”
狄青率領騎兵在高麗國王城北部的五陵山道,與立花家家臣十時連久的騎兵遭遇!
狄青估計對方的斥候騎兵數量不會超過千人,所以見到對面的騎兵,主動發起攻擊!
十時連久剛剛看到夏軍騎兵的影子,狄青便拖刀,率領五百蒙古騎兵殺來!
兩支騎兵爆發前哨戰!
“是夏軍的斥候騎兵,撤退!”
十時連久立即拔出武士刀,鋒利的武士刀在陽光下流溢寒光。
然而,十時連久來不及撤走,已經被五百蒙古騎兵追上,狄青騎馬疾馳,討取看上去像是隊長的十時連久!
一個照面,狄青手中的刀斬落,武士刀折斷成兩截,十時連久被狄青一刀斬于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