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圣級統帥,一個理想的方法是利用猛將的武力,取敵上將首級于萬軍之中。
老秦曾經利用呂布、鐵鷹銳士突襲楚天,想要破解局面。
而這一次楊十郎不得不考慮同樣的方式。
楊十郎看向為數不多的荊州猛將:“黃忠,還有秦瓊、許褚,你們三人的武力最高,可擔此大任。說唐將秦瓊、許褚你們二人委托給我,現在說唐被圍困于宛城,朝不保夕,你們可否愿為你們的主公死戰?”
秦瓊答道:“自然愿意。”
虎癡許褚悶哼一聲,相當于默認。
“夏軍的猛將入蜀,這確實是一個機會。”
徐庶認可楊十郎的想法。
吳起一個人的威懾力還在幾萬魏武卒之上,讓荊州不少武將束手束腳。
郭子儀和宗澤請命:“我們二人正面吸引吳起的主力。”
“那便如此布置,曹彬、吳玠,你二人再次發兵抵擋農民軍。”
“可是主公,我們二人不久前敗于張道之手……”
“張角的能力有限,不必在意。”
楊十郎的直覺敏銳,認為吳玠的才能在張道諸將之上。
所以在給吳玠補充兵力以后,楊十郎讓吳玠繼續抵擋張道,而自己背水一戰,于大雨之中與吳起交戰。
“圣級統帥吳起,他的軍團的士氣不會低于某個值。另外,他的魏武卒軍團戰力極強,七階兵種當八階兵種用,數量還極其龐大。”
楊十郎對圣級統帥吳起有所研究,推測出吳起有士氣維持、魏武卒強化兩個特殊的能力。
但推測吳起的特性是一回事,如何擊敗吳起,又是另外一回事。
“難……”
楊十郎看向陰沉的蒼穹。
襄樊戰場的大雨已經持續了一個月,連綿不斷。
“此戰,必須勝。”
黃忠取出用油紙包裹的長弓。
黃忠、秦瓊、許褚三員虎將已經是荊州最后的希望。
大雨中,一隊隊披堅持銳的魏武卒冒雨行軍,動用數以千計的馬車。
不少馬車陷入泥濘的水坑之中,魏武卒合力將馬車推出水坑。
吳起沒有騎著戰馬,而是與魏武卒一起冒雨行軍。
另外一個魏武卒將領龐涓見吳起與魏武卒同甘苦、共患難,絲毫沒有十萬大軍主將的架子,于是只好與吳起一樣,下馬推車。
龐涓也終于明白為何魏武卒甘心為吳起死戰,因為吳起始終與他們站在一起,風餐露宿。
在魏武卒眼中,吳起是他們生死患難的同澤,而不是高高在上,平時無法見到一面的大人物。
五萬魏武卒、兩萬低階步兵、三萬低階騎兵,向荊州軍主力營地逼近。
龐涓來到吳起身邊:“吳起將軍,此次攻打荊州軍,可有任何奇謀?”
吳起答道:“正面擊敗荊州軍即可,何須奇謀?”
“……”
龐涓頓時無言以對。
奇謀只是輔助,最終決勝還是要靠自身的硬實力。
五萬魏武卒,是吳起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