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從李戰家回宮之后,就第一時間趕到了立政殿。
此時的長孫皇后正在陪著兕子玩,李承乾一走進來,兕子李明達看到之后,立即欣喜的大喊一聲:“大哥...!”
跟著就從長孫皇后的身上蹦來下來,然后跳到了李承乾的懷抱中。
兩人親昵的模樣,讓長孫皇后微笑不已,長孫皇后喜歡看到自己的孩子能有這樣親昵的模樣。
“乾兒,你怎么來了...?”長孫皇后帶著慈愛的笑容看著李承乾問道。
這邊李承乾則是抱著李明達來到了長孫皇后的面前道:“母后,我是給你帶來一個好消息,你的病有治了。”
這話一說,長孫皇后露出一絲驚喜的表情道:“孫神醫回來?”
這里的孫神醫就是孫思邈,要知道藥王孫思邈在大唐可是有很高的名氣的和地位。
這位孫神醫,一生充滿傳奇,從幼童時期到百歲老齡,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四朝,雖終生無意仕,但名號之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孫思邈小時候是神童,記憶力超強,七歲時就能每天背誦上千字的文章。西魏八大柱國之中的獨孤信見到兒時的孫思邈,稱贊道:“這孩子是‘圣童’,只可惜他將來成就非同一般,不好駕馭,難以任用啊。”
獨孤信很有先見之明,在亂世中,孫思邈志在救死扶傷,無意功名。北周時期,孫思邈因為政局動蕩,便隱居到太白山,潛心研究醫學。北周宣帝在位時,由大臣楊堅(隋文帝)擔任輔政大臣。楊堅聽說了孫思邈醫術高超,便征召他為國子博士。
國子博士是五品官,地位在太學博士之上,專門給國子學的學生講課。可是孫思邈竟然裝病在床,推辭了楊堅給他的國子博士一職。而且孫思邈根據時局推測,對身邊的人說:“想必再過五十年,將會有圣人致力于打造太平盛世,到時候我再出去他一臂之力。”
孫思邈的推測很有道理,天下事分久必合,大約過了五十年,動蕩局面終于結束,迎來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李世民征召孫思邈到京城,并熱情地接見他。
但孫思邈并沒有喜不自勝,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李世民對此非常欽佩,說:“由此可見,真正的得道高人確實應該被人敬重。”李世民把孫思邈當成傳說中的羨門、廣成子那樣的仙人,要給予孫思邈爵位,孫思邈再次謝絕。
當時,魏徵主持修撰梁、陳、齊、周、隋五朝史書,參與編撰的有姚思廉、李百藥、令狐德棻等人。魏征他們擔心所修五本史書有所遺漏,便多次拜訪咨詢孫思邈。
孫思邈口述起前幾朝的歷史,面面俱到,就像他都親眼見證一樣。要知道,主修五史的人里,其中資歷最老的姚思廉生于557年(北周開國元年),對南北朝的事應該比較清楚,可他仍要去咨詢孫思邈,可見孫思邈比他經歷的更多,年齡更大。
所有人都要口稱孫思邈孫神醫,可見在大唐,孫思邈無異于活神仙。
“初唐四杰”中的盧照鄰生病,在孫思邈的居所修養。晚年的孫思邈耳聰目明,神采奕奕,盧照鄰忍不住向他探討養生之法。當時孫思邈自稱才九十多歲,可盧照鄰問孫思邈的鄉親們,大家都說他是幾百歲的老人了。另外,盧照鄰又據魏征等人咨詢孫思邈前朝往事的情況,猜測孫思邈當時絕非九十多歲,而是已經一百多歲了。
不過,讓長孫皇后失望的是,這邊李承乾搖了搖頭道:“不是孫神醫,父皇還在尋找孫神醫,只是孫神醫真的很難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