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結束之后,李戰帶著長孫皇后和李世民來到了應該是李承乾的小樓,不過,現在被李世民給搶到了自己的手中。
一進去的琉璃制品,讓見慣了大世面的長孫皇后多有點震驚了。
不過,李世民卻笑著告訴長孫皇后,這些琉璃制品其實根本不值錢,跟著就將李戰已經開始研究玻璃制品,李戰的玻璃鏡子就是佐證。
說的長孫皇后一愣一愣的。
上到了小樓的頂樓,琉璃的窗戶,還有琉璃屋頂,再次引起了長孫皇后的震驚,就連小兕子站在這里都快看呆了,連忙的拽著李戰的衣服,想要讓李戰也幫自己蓋一座這樣的屋子。
李戰當然是欣然同意了。
走出屋子,來到陽臺,夜風習習,可是卻心曠神怡。
李世民,長孫皇后帶著小兕子就這么在這里住了一晚,李戰則是回自己的家,不過,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第二天走的也很早。
因為李世民要早朝,不過走的時候,李戰去送了,長孫皇后抱著李戰不放手,那份母愛之情,完全是溢于言表。
小兕子還在昏睡,要不然,她是想要留下來的。
看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馬車依依不舍的離開,李戰對著旁邊的影老笑道:“這就是血脈之情吧...?”
影老微微一笑,并沒有說話。
............................
時間就像是沙漏,時間很快就到了年關。
此時的大唐還沒有春節這一說,因為唐朝只有農歷歷法,大年初一叫做“元旦”、“元日”、“元正”或“歲日”。每年政府規定“除夕元正假”,加起來一共有7天,是除夕及之前三天,和初一(即元日)、初二、初三。
唐朝人喜歡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輩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兒孫,可能連已經成家的弟弟、侄兒、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團圓守歲。白居易就寫自己家過年的情景時就說:“弟妹妻孥小侄甥,嬌癡弄我助歡情。”
子時一到,街上鐘鼓齊鳴,這是辭舊迎新的一刻。在家里“守歲”的人們紛紛起身,晚輩給長輩行禮,奴仆給主人叩頭,大家要說一些拜年的吉祥話。
唐朝的口語資料流傳下來的不多,據敦煌出土的文書吉祥話大致是“福延新日,慶壽無疆”一類。
男性以雙膝跪倒叩頭為主,叩頭時間、次數、身體姿態取決于行禮雙方的身份地位。女性正式禮節叫“肅拜”,初唐時“肅拜”是先雙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什,身體和頭部也跟著微向前低伏一下,動作幅度不大。武周后,唐婦女“肅拜”禮比以前更簡便,不用跪地,站著往前彎腰一拱手就行。
唐朝人特喜交際、愛熱鬧,正月初一,長安城里家家戶戶都設著酒宴,鄰居們相互拜年,走到誰家吃到誰家,這還有個專門的名目,叫“傳座”(所以這一天每頓飯千萬別吃太飽)。
大年初一早晨,唐朝人喜歡在院里豎起一根很長很長的竹木竿,底部埋扎在土里,竿頂飄懸著紙或者布做的長條型旗子,在寒風中抖動,這叫“幡子”。后來這種風俗傳到島國,演變成了“鯉魚飄”。
而今年的年關,更加的隆重,因為大唐太子將要在今年的除夕前成婚,本來李承乾這個成婚會在甲申日,不過,李戰知道,這個甲申日不是什么好的時間。
所以強烈的要求改了,可能也只有李戰可以用一人之力撬動李淳風的太史局,要是別人來噴太史局,李淳風還不弄死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