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冬結婚那會,他們大學同學聚會,那都是互相攀比,吹牛逼,可看看柳蔓。
同學學長幾乎都是醫療領域里的大牛人物。
來到同濟,陳良和柳蔓下車。
可以看到,前來同濟求醫的人川流不息,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實并不是京都人,而是來自五湖四海。
“您就是柳博士吧?鄭主任讓我來接你,請跟我來。”
來到門診部,門口一位穿著白大褂的年輕人立即走了過來,和柳蔓握了握手。
在他的帶領下,陳良和柳蔓來到了一間辦公室。
“鄭主任目前應該還在坐診,兩位稍等一會,喝茶嗎?”
“不必了,我們等等就好,你去忙吧。”
“好的。”
應該是助手或者實習醫生的年輕人走了出去。
“你學長確實挺厲害的。”
陳良看著掛在墻壁上的一張張榮譽證書。
“那是當然,曾經在讀博的時候,學長還代表北大去扶桑交流過,扶桑方面許下優厚的條件想要留下他,可是卻被他拒絕了。”
柳蔓對這位學長似乎比較推崇。
“鄭學長說過一句話,當時在北大醫學園轟動一時。”
“什么話?”
陳良略帶好奇。
“他從扶桑回來后,在院里開交流會,有人問他,為什么扶桑給予他那么好的條件,他還選擇回國,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在哪不都是一樣嗎?”
“他很直接的回答道:醫學雖然沒有國界,但是醫學者有國籍。”
陳良一怔。
雖然未曾見過,但對對方的一種敬意便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
如今這個社會,學歷和品行根本無法畫等號,諸如北大隔壁的華清,就和留學預科院似的,人才流失異常嚴重,出去的學生大部分都選擇入了外籍,如此有家國觀念的當真不多見了。
就在兩人閑聊的時候,一陣說話的聲音從門外響起。
聽上去,人貌似不少。
顯然是柳蔓的那位學長鄭主任回來了。
為了表示尊敬,陳良提前站了起來。
“欒先生,正好,我也有個人想要介紹你認識,她是我的學妹,北大醫學院的才女,現在也正好在東海……”
隨著話音,辦公室門被推開,一大幫人走了進來。
大部分穿著白大褂,想必都是同濟的醫生。
而其中有一位年輕人卻是西裝筆挺,在人群中顯得比較突兀。
“鄭學長。”
柳蔓對中央的一位戴著眼鏡的醫生喊道。
同濟的主任醫師鄭澤民看來,露出和善笑容。
“小蔓,久等了吧?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盈康制藥的欒風欒先生……”
沒錯。
那個跟著鄭澤民一起進來的西裝年輕人正是滬上皇欒風。
雖然他這次來京都是為了顧言之,可閑暇之余也能順帶著辦點公事。
盈康制藥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醫藥公司,業務遍布各個地區,同濟也是他們的合作方。
看到辦公室里的陳良,欒風先是一愣,繼而笑了。
還真是冤家路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