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飛行物的飛行高度應該在兩萬米以上,什么鳥能夠飛這么高?
“雷達觀測信號檢測結果如何?”
負責人嚴肅問道。
領空有不明飛行物掠過,這個事情非同小可,關乎國家安全,消息一出,頓時引起了很多重要部門的關注,要求他們徹查真相。
“雷達……沒有任何反應,并沒有捕捉到任何物體進入過的信號。”
這個結果也在預料之中,假如雷達發現異常,他們也就不會等到外界傳出流言后才知道消息了。
“頭,去攔截的兩架飛機并沒有發現目標,它可能已經離開了。”
“該死!”
這個防空中心的負責人捶了下桌子,表情比較難看。
被不明飛行物入侵,毫無察覺,并且連事后連那是什么都不知道,他難逃一個失職的罪名。
“頭,我覺得會不會是UFO?”
他們美利堅人也不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了。
“頭,紅外線探測器有微弱信號痕跡。”
防空中心負責人精神一震,“說!”
“不明飛行物于下午2:43進入佛羅里達上空,盤旋了大約一分鐘左右,然后離開了。”
“它從哪個方向進來,又是從哪個方向離開的?!”
“不知道,信號非常微弱,留下的痕跡斷斷續續,不過可以判斷,它的速度比較快,應該突破了音速。”
因為人有眼睛,所以能感知光,能看到東西,因為有耳朵,所以能聽到東西,因為有皮膚,所以風吹過,能感知到有風,有這些能夠接受信息的裝置,所以人才能感知世界,并且知道它們的存在。
但如果某項感知能力缺失,就會喪失一部分信息接收能力,比如你是盲人,當產生一道閃電,你當時看不到,但它卻是存在的,幾秒之后,雷聲傳來,你聽到了,這才知道打了閃。
隱身戰機就如同閃電,你當時“看”不到不代表之后“聽”不到。
因為是隱形飛機,所以普通雷達發現不了它,但除了雷達,還有其他方式探測,只是當發現的時候,它已經飛離。
隱身戰機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來無影去無蹤”,打一個信息差和時間差,才是隱形飛機真正的價值。
“頭,應該是UFO,現在全世界還沒有誕生超音速隱形戰機,就連我們的B2也做不到。”
戰機的隱身技術更準確應稱為:“低可探測技術″。戰機只所以能隱身主要釆用二點:改變飛機氣動布局,外形,盡量減少雷達的散射面積;其二降低戰機的紅外輻射。
對戰機而言其威脅主要來自雷達探測裝置和紅外探測裝置。當戰機在飛行時,其機載雷達和通訊設備以及相關元器件處于工作狀態時,會發出電磁波,其表面也會反射電磁波。而戰機的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也會發熱,并會產生輻射紅外線。從而使戰機與它所處的周圍背景形成反差。而雷達的功能就是捕捉這些信號,從而發現目標。
根據雷達的工作原理,隱身戰機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各種途徑,設法盡可能減少自身對外來電磁波,光波以及紅外線的反射,使戰機自身與所處的背景難以區分。從而達到隱蔽自已的目的,也就是所謂的隱身技術。
可同時也要明白一點,隱形戰機雖然隱身,但并非看不見。在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就用米波雷達鎖定了F117A隱身戰機,并一舉將其擊落。這也是自隱身戰機問世以來首次戰場折戟!
“世界上擁有隱身戰機的就那么幾個國家,他們的幾款隱身戰機我們都做過備案,只要進來,絕對會被我們發現并且第一時間進行擊落。”
UFO論越來越盛行。
在美利堅官方內部,其實都對宇宙中有外星人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在碰到不可理解的技術后,他們下意識的就往外星人身上推。
畢竟在隱身戰機的研究方面,他們美利堅處于世界之最,沒有誰能夠超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