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委屈的跑了過去。
中年和沙彌直起身,瞧見小沙彌失落的模樣,再瞧瞧他手里還捏著的紅花,笑道:“一禪,你又把三戒師叔種的花給拔了。”
“師父,我是想把它送給別人。”
小沙彌辯解道,“你不是常說,美好的東西,要懂得分享嗎?”
“那為什么花還在你手上?”
“人家……人家不收……”
小沙彌癟了癟嘴,可愛的光頭耷拉了下去。
“那你為什么想送她花呢?”
中年和尚慈祥問道。
“因為,因為她一直盯著我看……”
“所以你就覺得她喜歡你,所以就想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送給她?”
小沙彌垂頭喪氣。
中年和尚笑而不語,彎腰從小沙彌手中將那朵花接過,然后轉身,小心的重新種在了大樹下。
“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有人路過的時候喜歡了你一下,他摸了摸你的葉子,吻了吻你的花瓣,這時候,你千萬不要把底下的東西連根拔起放到天光下,然后蹦跳著到他面前說你一定也會喜歡這些根莖吧,這才是完整的樣子,很遺憾,你就是不能這么做。”
“有些人就是只懂得欣賞你的花瓣,這不是你的錯,這個世界,渾渾噩噩,等了半生歸人,眼見盡是過客。”
小沙彌抬起頭,看著重新被師父種下的花,似懂非懂。
重新將花摘下的中年和尚轉過身,瞧見了站在不遠處的陳良鄧禾二人,雙手合十,低眉垂眼,施了個佛禮。
小沙彌回頭,這才發現一直跟蹤自己的兩個大人。
陳良鄧禾回禮,沒再打擾這對師徒,悄然轉身離開。
“那個師父想必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羅漢堂里。
陳良笑道。
鄧禾深有同感的點頭。
其實受一些輿論影響,對于寺廟里這些貌似隔絕紅塵的和尚,她沒什么好感,但剛才的一幕,讓她對這個群體有些改觀。
羅漢堂塑像,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形態表情富于變化,姿勢動作各不相同。
其形態有胖有瘦,有老有幼,有高有矮,有美有丑……其表情或喜笑顏開,或愁容滿面,或慈祥和善,或橫眉瞪眼,或文靜端莊,或勇武驃悍,或憨厚滑稽,或狡黠老練……
其姿勢有正襟危坐,合掌參禪者;有翹腿抱膝,怡然自得者;有張口振臂,談笑風生者;有閉目托腮,若有所思者……同時,其衣著的款式、色調、紋飾也各有差別,這些都與人物性格和所處環境巧妙配合,從而使五百多尊塑像造型千姿百態,各有旨趣。
出了羅漢塔,二人撞見鄧知先夫婦。
“媽,我們剛才遇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小和尚,還有一個大師。”
鄧禾故意道。
“大師?”
彭恩翠聞言,立即來了興趣。
“在哪呢?”
“好了。”
鄧知先趕緊打斷,他屬于那種不信奉,但心存敬畏的那種人,對所謂的大師,也不太感冒。
這里游人實在太多,他不想繼續待下去。
“去別處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