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華佗跪拜稱自己為主公,白陽高興萬分。有這么一位牛人收入賬下,這對以后自己特訓練兵、行軍打仗等等有了很大的保障。
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天色已晚。幸好路上行人不多,這要是大白天還不來個滿大街集體下跪啊。看著華佗,白陽也回憶起了他在后世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華佗,字元化,公元145年-公元208年,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布各地,鉆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并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并且在東漢時期發明了“麻醉散”,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華佗被后世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世很多杰出的醫師多用“華佗再世”或者“元化重生”稱譽贊美其醫術高超,后世之人一說起華佗都稱呼其“神醫”,可見其對醫學界的貢獻有多大。
看著這么一位歷史名人跪在自己面前,白陽連忙扶著華佗道:“元化快快請起,您能信任于某,某必不負君。”
白陽說完看了一眼大家道:“今天晚了,咱們先回去。明天等機械表按照預期成功之后咱們開個小會,趁著周中隊沒有回來,定一下這段時間咱們需要做的事情。”
幾人聽了白陽的話沒有反對,眾人相繼回到了太守府。
晚上,太守府燈火通明。白陽召集大家給華佗開了一個隆重的歡迎宴會,給華佗挨個介紹了眾人,大家也對華佗這位大神醫特別尊重。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以后不會發生一下什么頭痛感冒之類的,用的著人家的地方多的去了。
其實古代由于人們對衛生等問題講究的比較少,不是特別重視。所以發病率比較高的,尤其各種傳染病那就更多了,而且每次都死不少人。
在行軍打仗中死在戰場上的其實并不多,真正的死亡人數大部分都是沒有辦法及時醫治導致感染之后死去的。所以說白陽這次能把一位神醫收入賬下,大家是很開心的,有的時候一些醫護人員要比一名沖鋒陷陣的將軍發揮的作用更大。
第二天一大早,白陽吃完飯就去了訓練場。離的老遠就看見遠處圍著很多人,看來是知道白陽要來,大家想看看這個機械表到底成功了沒有。
“讓一讓,大家讓一讓,大隊長過來了。”看見白陽過來,維持秩序的幾名軍士連忙招呼大家給白陽讓出了一條路來。
白陽走進人群中央,看見孫辰頂這個大紅眼正在看著機械表指針,邊上有幾個兵械部的工匠也在嘀咕著數數字。
“孫部長,你這頂這個大紅眼干什么?你別告訴我你一晚上都在這兒守著了?”
“主公,這不怕誤了大事,我想了想還是自己盯著點放心。沒事,我年輕,不會影響今天的工作。”孫辰說完之后怕白陽說他趕緊拍了拍自己胸脯保證到。
其實孫辰是看見白陽對這事這么上心,就知道這件事情對太守府的發展挺重要。所以不放心都交給兵械部的工匠們,畢竟他們都年紀不小了,在這些爭分奪秒的事情上要是出了差錯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行了,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但是工作要干,自己的身體也要注意啊!小心把身體搞垮了。”白陽看見他這樣做那還不知道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