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了。”
“好,既然沒有了,那就行動起來,大家辛苦一點。”說著白陽把大家送出了書房。
“唉,再開始畫圖吧,想想造紙都需要些什么工具。”大家都出去后,留下白陽一個人開始了寫寫畫畫。
下午,兵械部李老帶著六、七個徒弟過來找白陽,白陽張羅大家先做了一些工具,類似一些大型的儲水池、蒸鍋、以及撈紙晾紙的一些粗抹布網和木板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他一樣準備了七八套,主要為了根據不同的配方想一次性多試驗幾種,到時候再在眾多配方中選一種質量更好的就行。
之后可以根據在造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李老再慢慢改良,現在要是讓他一個個試,他是沒有那個時間的,最多一個月,必須得有結果。
其實造紙也就分那么幾部分:首先是選材,其實造紙首選材料應該是纖維較多的一些木材更適合。但是根據他對當地樹木的了解和之后需要漂白的步驟的考慮,最后選擇了楊木。主要現在這個時期也沒有漂白藥劑之類的讓他用,所以他只能從原料上控制,盡可能造出比現在這個時期的蔡侯紙更白、更有韌性的紙張。
其次就是把樹木的皮剝去,尤其是有樹結的地方他全部讓工匠把它鋸掉,根據水池的長度,把樹干分成一節一節的。再用斧頭劈成細木片,把其二、三十來根捆綁成一小捆,在水池內反復浸泡晾干,使其纖維發軟之后,招呼軍士和李老的幾個徒弟一捆一捆的撿出當中的一些雜質,這是個細致活。
讓李老看著他們干活,白陽則帶著兩個軍士開始給大鍋里加水。等大家撿完之后把樹木纖維洗干凈放到大鍋里蒸煮,經過反復蒸煮揉搓,再蒸煮再揉搓,最后直至就剩下木頭纖維,沒有其他物質為止。
本來這個事用不著這么麻煩,要是后世的話,只要加一些化學原料就可以了,但是現在沒辦法,白陽只能手工清洗。
之后白陽把木頭纖維使用木錘子反復敲打至稀爛,分開好幾個水池內調漿。這個活可以說是制作紙的關鍵之處,紙漿的稀稠度、粘度等等一些因素影響都會影響到你以后的紙張質量問題。所以白陽準備了七八個水池根據不同的程度調漿,把前幾天諸老送來的樹膠也根據稀稠程度熬了好幾種,接著就開始調制了起來。
“李老,一會你看著這四個紙池,我看著那四個紙池。記著我剛才說的調漿的要點,這兩個池子放這種膠,這個一勺、那個兩勺,不要放多了。那邊兩個也一樣,用那個膠,分清楚了吧?”
“水不用管,我剛才已經根據不同的紙池都放了不同的水,一會紙池里放一樣的纖維之后先開始攪拌。你看著這幾個,讓他們好好攪拌勻了,哪怕多攪拌一會,幾個人相互頂替的攪拌,全部從左往右勻速攪拌,記住了嗎?”白陽扯著大嗓子和李老說道,他一個人看八個紙池根本照顧不過來,這都最后關頭了,別記錯最后自己白折騰了。
“太守大人,您放心,我記住了,錯不了。”李老趕緊答道,為了讓白陽放心,又把他剛才吩咐的事情重復了一遍。
白陽聽見李老的重復沒有問題后說道:“行,就這么干。現在都聽好了,這邊四個紙池大家聽李老安排,那邊四個紙池施工人員聽我口令。一會不要亂,要點和注意事項剛才都和你們說了,現在把人分配好,一個紙池至少兩人,配合干活。”
“所有人聽我口令,八個紙池把準備好的紙漿全部到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