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守府,白陽吩咐趙云和諸燕等人去休息。他則進了廚房里,指揮著幾個廚師忙活了起來。
白陽現在暫時他也沒什么事情,來太守府這么長時間還沒有去廚房看過,正好今天來看看。
說實話,來這個時代時間也不長了,但是白陽對各方面都不太適應。沒有手機、沒有網對于他一個軍人來說還不至于難受,但是在生活方面就顯得太次了。
先說穿戴方面吧,對于一個后世人來說這個時代的穿衣打扮復雜到了極致,而且這么穿戴走路也不太方便。
當然還有日常洗漱,這可以說是白陽最想吐槽的一個點了。古代人不刷牙嗎?不洗臉、不洗頭嗎?當然這些都有。但是人們對這個衛生方面太不重視了,刷牙之類的就別想了,也沒有那個條件。
出去看看滿大街的人大部分都是一口的黃牙,也就有一部分官老爺官太太平常吃點肉之后剔剔牙之類的,平常老百姓哪有這個習慣。
洗臉、洗頭可能記起來了洗一下,而且也沒有去污的東西,所以人們的生活可想而知。
后來白陽針對這些個人衛生的問題,專門讓諸老買了一部分食鹽,并且規定每天早上太守府的人必須要用食鹽清理一次口腔,同時必須洗臉洗頭,一個星期清洗一次個人的床單、被罩和衣服,保持個人衛生清潔。
所以現在太守府的眾人和外面的老百姓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牙白了、衣服干凈了,頭發也更加整潔了。
最后就是吃飯方面了,他這太守府的生活算是很好了。但是白陽每次吃飯他都是以吃飽為主,從來沒有像后世一樣可以說是有一種自己想吃的一盤菜,把吃飯當成一種藝術、享受,可能生活在這個時期的大部分人能吃一頓飽飯人們就已經很知足了。
所以今天他回到府上之后,想著也沒有什么要緊的事情,打發諸燕和趙云等人去忙自己的事之后,朝著廚房這邊走來。
“太守大人,您怎么來這些地方啊?您快出去,這里不是大人來的地方啊!會弄臟了您。”幾個廚房的伙計正在為白陽吩咐的晚上宴席做準備,突然看見白陽進來。趕緊給白陽問好,并且讓白陽不要進廚房里來。
白陽看見大家都勸他出去,就笑了笑說道:“沒事,我就進來看看,你們做你們的。”
其實大家讓他出去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到怎么回事了。古語有云:‘君子遠庖廚。’說白了就是:君子應該遠離殺生做飯的地方。
當然除了字面意思外,白陽想來還有一種意思:在庖廚里忙活的人不應該是君子。因為廚師大多是屠夫,要殺雞宰牛的,不是君子文人應該做的。
在古代人們的心中君子應該衣冠楚楚,面含微笑,手握圣賢書,口讀四書五經。不應該像屠夫那樣粗衣油垢,眼有兇光,手里拿著刀子,嘴里念叨著這只肥那只瘦。
于是,大家都有一種共識:君子是文明人,屠夫是粗俗人,文明與粗俗就這樣很簡單的區分了出來。所以人人都向往文明人,崇拜讀書人。
幾人勸了一會后看見白陽就是不出去,而且對廚房內各種東西特別有興趣,就沒有再勸他。怎么說他也是太守,他想來這兒,這幾個人也沒有膽子真趕他出去。
“你們這兒平常怎么做飯呢?領著我參觀一下咱們太守府的后廚。”白陽看見大家都不趕他了,笑著和大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