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老管家走了,典韋道:“主公,這蔡邕應該是位好官,你看看,這么大的一個官居然只住這樣的房間。家里家具擺設陳舊成這樣都沒有換,家里仆從也沒有幾個,可見此人平常很是清貧。”
“是啊!這樣的好官現在不多了。蔡邕大人能在繁華的洛陽城保持這么一份文人情節,不容易啊!”
“是啊!,要是人人都像蔡邕大人這般,何愁大漢不興,蔡邕大人在貧民百姓當中的威望特別高。”
“聽說這幾年各地連年大旱,致使各地流民不少。蔡邕大人斷續用自己為數不多的俸祿在城門外施粥多次給眾人吃,這大漢要是多幾個想蔡邕大人的清官就好了。”
“哈哈……,能得到大家的贊美,蔡某人此生也就無怨了。幾位都是年輕才俊,不知道來蔡某府上所謂何事?”
正在幾人聊天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白陽等人扭頭一看,只見一位年約六十多歲的老者走了進來。雖然他這個年齡在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屬于特別大的高齡老者了,但是看其矯健的腳步聲,可以看得出對方的身體保養的不錯。
“下官常山太守白陽白文清見過蔡大人。”白陽看到對方,馬上恭敬的對著蔡邕拜道。
“常山太守,常山應該屬于翼州之地吧!到是離洛陽也不甚遠,你們來我這里可是有什么事情?”
“蔡大人,文清這次來,主要是想見見蔡小姐。前幾天白某在萬里香酒樓門前唐突了蔡小姐,很是過意不去。這次登門拜訪,希望蔡小姐能夠原諒小生的魯莽。”
“哦!你認識昭姬?前幾天回來之后就躲在閨房,沒怎么再出門,想不到盡然和白太守認識。”蔡邕說完之后,對著站在一邊的仆人吩咐道:“你們跟小姐說一聲,就說有故人來訪,看她方不方便出來見見白大人?”
“是,老爺。”
看著對方去跟蔡琰通報了,白陽心中暗暗竊喜。
“蔡大人,文清這次拜訪也不知道給您帶點什么好。所以,就帶了點自己做的東西。”白陽說道這里,把典韋遞過來的錦盒拿了過來。
也幸虧典韋的力量大,這精裝白陽紙本身到時沒有多重,最主要是紙張大。這里面裝的紙張比普通外面所售賣的白陽紙足足大了一倍。
按照百張一盒的標準包裝,包裝盒則是用木質打造而成的,外面用絲質絹綢所包裹。
整體看著高端大氣上檔次,白陽也是非常滿意。但是整個禮盒非常重,加上里面的白陽紙足足有五十多斤,一般人想像典韋那么一手輕松的提著很是困難。
白陽把盒子放到小幾上之后怕蔡邕誤會自己,所以把盒子打開道:“蔡大人,這是文清發明的白陽紙,這種成品整張的白陽紙都是直接生產出來后,未經過裁剪的原紙。這些紙張質量都是上等品,厚度均勻,沒有一絲雜色。每張紙都有其獨立的編號,也是唯一編號。這些紙張就是在我們作坊都不多,編了號碼以后更是獨一無二的紙張了。文清知道大人愛好文學,就拿了一些送給蔡大人,希望您能夠喜歡。”
白陽說完又把陳宮手上的酒和‘千葉玉露湯’拿了出來。輕輕的和白陽紙放到一起。
“這是兩壇酒水和兩份萬里香酒樓的‘千葉玉露湯’,上一次正好聽說大人工作繁忙,喜歡喝它,今天就買了兩份,聊表心意。”
“哈哈……,我說那小妮子那天出去了一趟居然空手而歸呢,原來是在萬里香碰到了白太守。行,你的禮物老夫很滿意,也很喜歡。但是下次來這里可不能再帶禮物了啊!”蔡邕和白陽說道這里之后,嘆了一口氣道:“說起來老夫還的謝謝你啊!想不到你就是白陽紙的發明者。白陽、白陽紙,我其實應該早就想到了啊!這腦子,不行了,現在歲數大了,很多東西轉眼就忘。”
蔡邕可能也是看出白陽人不錯,居然和白陽攀談了起來,期間對白陽能造出白陽紙表示了自己的感謝。現在白陽紙的售價這么親民,在蔡邕看來白陽應該是沒有掙錢,從屬于為了天下的文人墨客默默的付出,所以在知道白陽紙是白陽所發明的之后,對白陽異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