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歷,歷法書。
內有詳細的天文氣象、時令氣節,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禁忌。
這東西每家每戶幾乎都有,每日要做什么,都會先翻上一翻。
上至婚姻嫁娶,下至縫衣做飯,都有對照。
方正小時候在老家還見過這種書,不過隨著時過境遷,慢慢的就消失不見。
而神仙譜,則是這里的朝廷編纂而成,隨同黃歷一起分發天下。
內有神仙圖數百,神靈各有其職,事無巨細,管轄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吃穿住行,到山河湖水,無一不包、無所不含。
與黃歷一樣,幾乎每戶一本。
這里面有許多方正比較熟悉的神仙,但也有不少從未聽說過。
有鬼怪、法師存在的世界,誰知道有沒有神仙?
總之,這本書需要拿下!
千字文,一百六十文。
說文解字,三百文。
黃歷和神仙譜,一共五十文。
另有一本七簽道經手抄集,內有一些道教術語,售價二百余文。
最后商量了一下,店家抹去零頭,幾本書以七百文成交。
腰間纏著的一貫錢,眨眼就去了過半。
方正拿著書,心情有些復雜的出了書鋪,又進了相鄰不遠的米糧鋪子。
一斗新米大約十五斤,八十文。
一斤鹽,竟然要七十五文。
可謂是斗米斤鹽!
油、醋、醬油等等,同樣花費不菲。
鍋碗瓢盆、水桶、抹布……
花錢如流水。
草鞋八文一雙,布鞋三十文,一樣一雙好替換著穿。
馬行街沒有成衣店,興富街雖然有,但一套成衣據說便宜的也要數錢銀子。
以方正身上的錢,遠不能那么奢侈。
裁了布,量好身子,交了定金,方正的囊中已經是空空如也。
而這,還有許多東西未曾購買。
無名河貫穿全城,在馬行街和三里巷的交接處,同樣有著一座圓拱石橋。
方正蹲在上橋的一層石階上,正默默盤隨著什么。
在他身旁有著一個竹筐,竹筐里堆滿了東西,另有一根麻繩,繩子系著各種事物掛在肩頭。
遙遙看過來,活像一位穿街走巷的賣貨郎。
“菜刀三十文,磨刀石十八文,木案二十文,再加上勺子這些雜物,一百文怕是下不來。”
“還有帷帳,這天如果沒有它,蚊子能成災,不過價錢好像也不便宜。”
“先買把扇子湊活一下吧!”
“廚房里的干材也用不了幾天,接下來也要買,要不然就得出城自己弄。”
“一日三……兩餐也不能只吃米面,時蔬、肉類也是消費大頭。”
“嘶……”
默默扣算一下,方正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自己身上僅剩的這兩貫錢,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消耗一空。
這還是他精打細算后的。
要知道,市場上有專門送貨的驢車,根據距離遠近一趟一二十文不等。
就這點錢,方正都沒舍得出,而是選擇買了竹筐和繩子自己背。
這樣不僅能省下送貨錢,還能得兩件東西。
“方兄弟!”
就在他愁思上臉之際,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近前響起。
“張兄弟。”
方正直起身來,說話之人卻是張初五。
今日他還是昨天那身打扮,身邊另有幾人跟著,其中還有位光頭和尚。
“你這是操持家伙事啊!”
張初五掃了眼方正身旁的東西,笑道:“要不要我們幾個幫忙把東西帶回去。”
“不用,不用。”
方正連連擺手:“東西不多,我自己一個人就行,不麻煩你們了。”
他這人性格有些內向,能不麻煩別人,一般都不會麻煩別人。
雖然算不上孤僻,卻也因此沒太多朋友。
“你就是新來的那位鄰居?”
一個瘦猴似的年輕人從張初五身后轉過來,道:“我叫小六子,你家東邊那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