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大的改動暫時還沒有看見,但是一些小的改動也不少啊。
那是聚集了那么多人的智慧和努力才做到的,現在讓一個毫無實戰經驗的學生來做這個考題,這不是刁難人呢嘛?
“不用慌,朕心中有數!”王不餓卻是極其淡定的說著。
“陛下,這考題真的挺難的,就算他能解決,也不是一場考試就能解決的……”就連張不衣也跟著補刀道。
不是針對誰,開外掛的那是小說中的主角。
現實當中,能夠在一兩年內攻下一個困難的課題就算是開外掛的了。
殊不見直犁改造已經四五年了,到現在也只是小范圍的改動,對于效率的提升也沒有太大的幫助,最多就是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減輕一下重量,讓看起來不是那么的笨重而已。
王不餓微微一笑,依舊不為所動道:“朕說了,今年的科舉就是個例外,工科的考題對你們來說沒有什么參考價值,其他的!朕心中有數!”
見王不餓這么說了,王陵也不好繼續說下去了。
雖然不知道皇帝到底是咋想的,但身為臣子的,他還能咋說?
至于現在選擇的這個方向是不是對的,王不餓并不擔心。
他很確定,自己的思路是正確的。
因為這壓根就是從后世照搬過來的制度。
如果說文科那邊的考試是高考的話,那么王忌這邊的考試,差不多就是研究生考試了。
王不餓雖然懂的多,雖然沒有人比他更懂這個世界,但是身為皇帝,他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搞那些發明創造。
王不餓很清楚,一個人的強大并不是真正的強大,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是真的強大。
而自己縱然能夠發明很多新的東西,又能如何?
萬一哪天自己嗝屁了呢?
自己的子孫后代是沒有這種能力的。
所以,一個能夠讓這個國家持續穩定發展下去的制度和模式,就很重要了。
說句不好聽的,王不餓現在也看的很開了。
什么千古一帝云云的,要那些虛名有什么用?
只要我能夠一步步的把這些可持續發展下去的規矩給立下來,讓子孫后代都受到自己所做這些的恩惠,那自己就是千古一帝。
我說是就是,就算我不說,我的子孫后代也會說我是的。
科學的發展,單純的依靠民間野生進步是不靠譜的。
這是一門必須由國家出頭牽線,集中力量進行攻堅才能突破的領域。
雖然不可能像后世的兩院那樣強大,但至少也要讓這里有研發的能力,哪怕他只是去研究如何改進一架犁,讓他使用起來更輕便,效果更好。
現在的王不餓不會去想著一步登天這種荒誕的事情,但是他會想著如何去造一架能夠上天的梯子。
這就叫腳踏實地。
王不餓覺得,自己還是沒有能夠改變身邊這些人的老舊思維,雖然他也知道,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也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于是,看著殿中還在頭疼的王忌,輕聲的說道:“你們呀,不要老是用老舊的思想去看他,舍身處境的去想一想,若是將你們放進書院里,你們能夠在三年的時間內,學會,并且吃透所有的工科課程嗎?”
“其實他已經很優秀了,但是還不夠,朕想看一看他的潛力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