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如楓緩緩地睜開眼睛,茫然的打量著四周,怎么也記不起來這是哪里,更想不明白他怎么會在這里?
就在這時,一些陌生而又熟悉的記憶浮現在他的腦海里。
前世尹如楓從大學畢業以后就參加了工作,幾年的時間,雖然他表現得十分的努力,可是毫無起色,漸漸地現實的殘酷磨滅了他曾經的夢想。
他本身就不是那種善于交往的人,多次跳槽和轉換行業都無濟于事后,就接受了只能做咸魚的現實。
工作之余,尹如楓除了泡妞以外,就把精力放在了看電視電影上。
或許是對現實的不滿,尹如楓對電視電影要求極高。
電視電影出產都不高,好作品更少之又少,而網絡,由于門檻低,寫作的人多,雖然質量參差不齊可是數量卻多不勝數。
正因如此,想要從數以百萬計的里面找出幾本佳作,簡直就像是大海撈針一樣,機會非常渺茫。
這樣一來,大家都會看排行榜前面的,然而排行榜難免會有水分,況且每個人的喜好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同一本書,有的人認為是不可多得的神作,也有人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甚至是垃圾。
尹如楓本來眼光就高,看了這么多年,更加的挑剔,很多排行榜的在他看來簡直不堪入目,慢慢地就滋生出既然寫成這樣子都有那么多人看,自己寫一本想必不會差到哪里去的念頭。
他一方面為了成就感,另一方面為了賺錢,可是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尹如楓按照自己構思的想法寫出來的,發到各個網站上以后,發現看他的人寥寥無幾,跟他的心理預期差了又何止是百倍千倍。
他并沒有輕易地放棄,而是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又借鑒其他作者的成功經驗,成績總算有了一絲起色。
隨著成績的提高,尹如楓越來越用心,將寫當成了第二職業。
收入的增加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那些忠實讀者對作品的認可和肯定,給了尹如楓莫大信心和動力。
尹如楓兼職寫作三年,終于決定轉為全職。
他既沒有心思再工作,寫的稿費收入又不比工資少,那干嘛還要委曲求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辭職之后,尹如楓將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寫作上面,一向喜歡自由自在的他喜歡上了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
不知不覺,尹如楓已經三十多歲,卻仍然還是孤身一人。
這些年來,他交往了幾個女朋友,可最后都是無疾而終。
家里也給尹如楓安排過幾次相親,可惜沒遇到合適的人。
對于婚姻,尹如楓并不是很在意,還是希望能夠找到有共同愛好的人。
寧可錯過,也不將就,這是他內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