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地中海的海權,同樣關乎著法國的海外人力物資補充。要知道法國的海外物資有一半都是通過地中海港口上岸,至于剩下的則大部分都是通過英吉利海峽的法國東北部港口。至于面向大西洋的西部海岸除了波爾多之外,就沒有幾個可用的港口。因為直面大西洋,會造成風高浪急,不適合船只停靠卸貨
至于現在,法國東北部港口大半淪陷,讓更多貨物要走地中海,而如果意大利掌握了地中海海權,那么多法國人來說將是一場災難,這也是為什么法國人突然如此配合英國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英國四艘無畏超無畏組成的秘密增援編隊,也增添了法國的勇氣。只要他們與地中海艦隊匯合,那么其與意奧聯合艦隊的實力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主力艦將從17比13,變成17比20。戰列艦更將從12比10變成12比17,這妥妥的占據數量的優勢。
有非常大的可能保住海權,同時還不讓馬耳他落入意大利人手中,讓其繼續發揮釘子的作用。
當然,對于秘密增援編隊,聯合艦隊的諸位軍官還并不清楚,但是法國人的舉動,他們卻已經看清了。
至于在會場內,萊費爾的話同樣讓在場諸位軍官炸了鍋。
“法國人這動作太明顯了,他們就是為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也不能這么說,如果我們不管他們,那么這三艘無畏艦很有可能前往馬耳他搗亂,除此之外也有可能與英國的地中海艦隊匯合,所以也不能不管這三艘法國人的無畏艦。”
“但是如果分散使用戰艦,那么這將違背這次戰役的原則,這是本末倒置。”
“這怎么就本末倒置了,難道不管法國人這三艘無畏艦么,后備艦隊可不一定打的過這三艘無畏艦,而且如果法國人如果與英國人匯合,那不是增加其實力么那接下來與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對決,就會充滿更多的變數。”
會場內重新掀起的爭吵,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意見。
至于為什么會造成兩種不同的意見,因為其側重點不同而已。
當然作為艦隊指揮官的萊費爾,非常清楚兩種意見的不同之處。
贊同救援的軍官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基本都是意大利海軍軍官,因為馬耳他島對意大利用于更大,他們不想看到法國人去那里搗蛋。
至于說緊盯著地中海艦隊的除了奧匈海軍軍官,其中還夾雜著少量部分意大利海軍軍官,他們更多是從海權方面考慮。
而從萊費爾內心來說,他其實更贊同后者。因為馬耳他島是個死位置,一次沒打下來不要緊,只要解決了英國人的地中海艦隊,那么馬耳他島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
不過作為一個優秀的艦隊指揮官,萊費爾此時不可能直接贊同某一方的觀點,這會導致艦隊內部的不和諧,所以萊費爾打算從另一個方面著手。
“好了,大家都安靜。”
看到眾人目光被自己吸引后,萊費爾開口道。“現在不是爭論這個的時候,既然英法海軍試圖讓我們分散注意力,那么我們就不能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現在我命令,艦隊明日出海,讓他們猜猜我們想干什么。”
萊費爾這話讓不少軍官眼前一亮,這的確是好辦法。一直待在塔蘭托這完全就是處于明處,而出海之后誰知道聯合艦隊在哪,這是要把艦隊轉為暗處。
“好了,既然司令官下達了命令,大家就遵守吧,明天我們也出海。”
身為艦隊參謀長的西多羅爾中將,此時開口完全就是為萊費爾站臺。
既然聯合艦隊兩位指揮官都一致同意了,在場諸位艦長以及編隊指揮官,當然不可能發表反對意見。
于是當晚聯合艦隊在進行了一晚上的忙碌之后,第二天一早也出海了。
此時壓力向英法海軍一方襲來,就看他們怎么應對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