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李中堂繼續參觀意大利的工業,米蘭的紡織、化工業,讓他看到萬人一同工作的震撼景象。
都靈的鋼鐵及軍工業,讓他感受到重工業的魅力,以及火炮批量生產速度。至于熱那亞的造船業,一艘巡洋艦的下水,同樣給這位李中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在這期間,李中堂而發動了鈔能力,步槍、火炮、乃至軍艦,都在李中堂的購買范圍內。當然李中堂也是適量購買,例如軍艦就購買了一艘兩千噸級的快速巡洋艦,火炮步槍也是裝備五千的量。
李中堂在觀察意大利實力的時候,內心一直在等待,等待著意大利政府的答復。沒錯,在舉辦歡迎晚宴的時候,李中堂就乘機向安東尼奧首相提出想借意大利之手,為淮軍提供臨時幫助的提議。
只不過這事被安東尼奧以這事關系重大,極有可能改變意大利對清國的外交政策,需要需要慎重考慮為由,給拖過去了。
當然李中堂也是能長袖起舞的,他隨后說理解意大利王國的擔憂,所以自己可以先四處走走,看看意大利的工業化,等他回來再給答復就可。
好嘛,現在這花了一個星期的轉悠一圈,也逛得差不多了。李中堂這也是時候是準備返回羅馬了,一想到意大利可能給出的答復,他突然內心有些沒底。
“這意人到底會如何答復呢?”
李中堂坐著一列專門為他準備的花車上,看著窗外異國風情,有些患得患失的說著。
按道理說,他已經74歲,算古來稀的年級了,為什么還如此患得患失呢?
這不是有句話說的么,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古來稀的李中堂,大半輩子都手握重權,這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說的就是李中堂這類人,牽扯到權力患得患失純屬正常。
“父親,我想意人應該會接受吧。”
長子李經方在面對李中堂詢問的眼神時,說出了自己的理由。“我觀這意人行事只注重實利,只要我們給足實利,這意人還能推脫了不成?”
“話雖如此,可是我們現在該怎么給實利。父親已辭了直隸總督和北洋通商大臣職務,現在要給實利可不容易。”
二兒子李經述問出內心的想法。
沒錯這意人重實利,這是人所皆知的,問題是李中堂應該拿什么讓意人無法拒絕的摻和到朝廷中來,這才是一個問題。
面對李經述的詢問,大兒子李經方這下說不出來了。
好嘛,兩個兒子的表現李中堂看在眼里。這身邊沒個出主意的人,還真是不習慣啊。朝廷還真是刻薄寡恩,除了自己兩個兒子之外,就一個于式枚,其雖然也是他幕僚,但是不善于謀略,奏牘倒是一等一的好手,問他還不如自家多多思量。
當然不管李中堂怎么思量,火車都將其帶回了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