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不說了,就當是人生教訓的一部分吧。
好歹目前看來,三十五十萬之后,這本書的節奏是慢慢調整回來了。我感覺很憋屈的地方只是,為什么明明能一開始就解決的問題,卻愣是沒有解決掉。
這次之后,大概搞明白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首先是關鍵技術的問題,我認為不可能通過大而化之的哲學方法來解決,其次是商品質量的問題,我認為不可能靠服務和營銷的方法來解決,最后是現實能力的問題,我認為不可能靠精神的力量去解決。當然反過來講,以我目前這本書的狀況,我也希望以上的這些“我認為”全都是我的一廂情愿。希望這個《全球刷怪》產品或者說這個項目,還有翻身的轉機。
所以對我而言,在我32歲這年,寫下《全球刷怪》這本從一開始就讓自己覺得無比別扭的書,可以是既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也是一次賭博和試驗。
成本是一到兩年的時間,以及才剛過了一個月就熬得不要不要的身體狀態,必將收獲的,則將是一個足以指導我下半輩子該怎么做事的答案。
前些日子,我以為讀書是了“明心”,現在看來,行萬里路確實比讀萬卷書更能起到“明心”的作用。每個人從事一份事業,就是行萬里路。讀到這里的25歲以下的同學們請注意:身體在路上走不是行萬里路,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算真正的行萬里路;只有腦子在人生的路上走,在自己從事的工作中跨出一步又一步,那才叫行萬里路。知識點,請記住。
我很清楚的一點,我現在就是正走在這么一條路上。
之前十年,勉強算是在渾渾噩噩中夢游了十里路。
今年寫這本書開始,算是終于帶上腦子一起走了。
帶上腦子的好處在于,開始逐漸明白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自己的上限和下限在什么位置,壞處在于,由于越來越清醒,所以有些時候,會越發地感到痛苦。
這種痛苦舉個例子,就像知道自己有病,所以得喝藥,但是那藥極其難喝,又必須強迫自己喝下去。而有的時候出于技術原因,只要只有喝藥才能解決問題,可又無法確定藥本身是否對癥,所以在忍受過程痛苦的同時,還必須承受精神上的因為結果無法預測所帶來的壓力。
唯一能確定的好處,只有一個。
那就是方子看來只有兩個,如果這個方子不對,那以后不用就是了。
這就是給自己找到了最適合的道路。
將來做事,有了方法的指導,就不會再茫然無措,每一步走得都是清醒而堅定的。
這就是我對“明心”這兩個字的理解。
我很感謝某人花了將近一年多的時間,讓我悟到了這點。
將來如果我能有個孩子,我一定努力在孩子二十歲出頭的時候,就讓他像我現在這樣對人生有這個程度的清醒認識,這樣孩子就不會像我這樣,傻乎乎地在路上浪費十年的時間。
所以說到這里,突然就又很佩服三少、神機和番茄這些行業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