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面和最底下,各是一個小點。
兩個小點中間,是五條平行線。
從上往下,線條依次延長,代表第三階層的第四條線最長,再下面的代表第二階層的第五條線,又短了回去,僅比代表第四階層的第三條線長一點點。
耿江岳把這個圖案,推到竇建華跟前。
竇建華仔細端詳,問道:“憑什么第三階層的人數這么多?第一階層和第二階層的人這么少?加起來也沒第三階層的人數多?”
耿江岳拿起筆,戳了下最下面的一個點,解釋道:“食不果腹的,今天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活的人,不管在現在的海獅城,還是在現在的東華國,我可以負責人地說,基本上都已經被消滅了,對不對?”
竇建華點點頭。
耿江岳道:“所以這就是東華國強大的地方。在你們那邊,第七階層,幾乎已經被消滅。而一個國家的力量,又取決于能有多少可用之人能被調動起來。所以東華國能調動的人口,差不多就是全國人口。這一點,除了海獅城之外,其他國家,幾乎都還做不到。
每個像希伯聯合國或者中南次大陸聯盟那樣的國家,都總有百分之二三四五六的人口,是在社會的內耗中被浪費掉的。這既是個人的悲哀,也是社會和國家的悲哀,更是人類文明發展兩千多年,卻依然解決不掉如此最簡單問題的悲哀。
不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嗎?現在這個世界的資源這么豐富,生產力這么發達,為什么就解決不掉?就因為總有傻逼,總特么覺得自己就該高人一頭,把本不屬于他們的資源,統統卷進了自己的腰包里,是不是這個道理?”
竇建華想了想,眼珠一瞪道:“不許罵人啊!”
“靠,又沒說你,這么主動對號入座干毛?”耿江岳吐了個槽,又把話題拉回來,“一個人想要不被別人侵占屬于他自己的利益,能夠足夠公平和平等地,與這個社會帶給他的壓力相抗爭,光依靠制度不行,光依靠個人努力也不夠,最最關鍵的,還是需要社會共識。
這個共識,不僅是文化上的共識,應該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高度。
就像中南次大陸聯盟的人,像篤信光明神教那樣。
就像希伯聯合國的人,像篤信他們的民主自由法律政策那樣。
就像秘術科技黨的人,像推崇腦波電技術那樣。
所以為什么第三層的人,人數比第二層還多,因為這就是我對海獅城將來意識形態路徑建設的總設計思路。第二層,相當于就是海獅城的最底層,這群人從一無所有到衣食無憂的門檻很簡單,小學畢業,然后無條件參軍,這就夠了。
所以為什么第三層的人必然會比第二層的人多?
因為在我的設計下,在海獅城的投入下,在人性的內在驅動力下,沒有任何一個傻逼,會在機會足夠大、資源足夠多、晉升成本足夠低的前提下,心甘情愿當一輩子的最底層,絕大多數人,一定會往上爬的。到最后,這層第二階層的人,不是爬不上去,而更有可能是爬上去,然后因為各種原因不得已又掉下去了。又或者實在是個人太廢物,混吃等死、不思進取,但就算是這種人,海獅城也照樣保證他有一碗飽飯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