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辣眼的,就是名單上的人員數量。
每個國家遞交的名單,全部至少超出海獅城外交辦公室規定數量的至少十倍以上。最夸張的貝馬城外交使團,人數居然高達25862人,外加茫茫多靈貓、銀飛馬、獨角獸等幻靈寵物,讓人簡直都無法理解這群逼到底是來搞外交的還是來搞侵略的。
而哪怕是人數最少的東華國,也多達足足300人。不過跟貝馬城權貴們急于茍命,所以干脆把全家都打包過來不一樣,東華國的目的,主要還是塞人過來鍍金……
其中一位,還是耿江岳的半個熟人,韓明明。
這次確實是工作需要,前來當武官的,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他還能和耿江岳說上幾句話,這樣也能讓東華國單能派在不斷試探耿江岳態度的過程中,讓東華國和海獅城之間有一點點的戰爭緩沖時間。而不是哪天單能派不小心搞得過了分了,耿江岳直接招呼都不打,就連夜過去平安閣,取了某些人的項上人頭。
約翰希伯的待遇,大家可都不想要。
大大小小的180多個在半個月內爭先恐后跟海獅城完成了建交的國家和地區政府,陸陸續續派來的外交使團,在四月初的時候,總人數終于毫不意外地突破了百萬。
但幸好超級大樓的人口承載力不弱,耿江岳嫌這群人蓋樓太慢,直接在南區的使館區旁,緊挨著未來商業區的地方,給他們弄了三個大社區。
而為了防止混在這群外交官隊伍中的情報特務人員蓄意破壞跟南區一街之隔的海獅城農業區,耿江岳干脆又在南區的四周,設起了三面高墻。將整個南區,同海獅城主城區分割開來。只留下兩條路通向城內。一條是原本就穿山而過的南北主干線,可以從最難的南區,一直開到最北的軍管區。另一條則是在海獅城總部行政區和西面高等教育科研區之間,留出了一條方便走動的小路。但這些外交使團人員,不經允許,是不能被放行進如海獅城行政區的。
這個新的規劃一弄好,海獅城的南城,就儼然成了一個嵌入“凹字形”內陷部分的甕城,如果將來有怪物從南門攻入,海獅城的行政中心,就將首當其沖擋在全市市民前面,光氣勢就非常壯烈;而同樣再看北城,守在玄秘職業聯賽賽場前的,正是軍管區,海獅城的軍事決策和管理中心。兩者的思路,一以貫之。
不過相比起軍管區,行政區作為海獅城的大腦,又有其獨特的雞賊之處。
海獅城的新南區,實際上是分成三塊。
最靠西的部分,是緊貼著高科區的行政區,其實離城門還挺遠的。而南北走向的行政區旁邊,那塊被規劃為萬國使館區和海獅城對外開放商業中心的地界,才是真的直沖城門。
因此如果真有怪物殺進來,海獅城市政廳的辦事宗旨,絕逼是“讓外國人先死”,不過饒是這樣,這片不到30平方公里的小區域,依然已經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畢竟唇亡齒寒,海獅城的軍隊,肯定不會真的坐視怪物們在城內作妖的。不管怎么說,南區也在海獅城的主城墻之內,和所有海獅城市民共享同一片防護罩啊!
海獅城建設新世界的日子,不論外界如何風吹雨打,都一日也沒停下來。
四月底,當南區的各國使館區位置和大小勉強劃定,各國開始慢慢吞吞地給自己蓋象征性的使館大樓,搞得整個南區塵土飛揚的時候,海獅城西北角的最后一片機械區,已然在耿江岳的幫忙下,正式落成。從今往后,各種大型車輛的零部件,會從主產區運送下來,拿到機械區來安裝。當然機械區內,也有自己的流水線。
不過這片區域生產物資還是其次的,主要還是用于對大型車輛的維護,比方坦克、戰車、挖掘機、盾構機,自己能造,自己能修,自己能設計,產業完整。然后有了這邊這些的經驗,今后造船、造飛機需要的部分技術,也會慢慢從這里脫胎出來。
而海獅城的飛機場和造船廠,則設在南一島上。海獅港目前的作用,則又變回了船塢和貨運集散地——用來保障接下來勢必要在南區長住的這百來萬權貴的日常需求。
耿江岳每天盯著海獅城的建設進度,到了這個時候,感覺肩膀上的擔子,基本上就卸下大半了。海獅城的基礎建設,應該來說,完成度已經超過了90%,剩下零零散散的東西,都屬于錦上添花的內容,就算不建也不影響大局。
而在這不知不覺的建設過程中,海獅城的日常管理,也已經基本完善到位。總部應該做什么,總部下的各直屬部門應該做什么,各社區、各大樓、各樓內小區乃至樓層的日常工作該怎么展開、怎么維系,總部和社區之間的關系如何統籌協調,人事上的晉升和考核制度該是怎么樣的。一整套政府科級官僚體系,已然無比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