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也到想和四少爺一般,天天呆在這百花樓,有美人作伴,奈何世俗纏身,身不由己。”王肅寧嘆了一口氣,語氣惋惜而羨慕的說道。
那樣子仿佛真的是在羨慕天天尋歡作樂的李元吉,其實話中卻是透著譏諷。
譏諷李元吉沉迷女色,不務正業,忘記此行來到鄯陽的任務。
李元吉雖在軍事、政事上毫無謀略,但是論明爭暗斗的心機,恐怕沒有人玩的過他。
自然聽到了王肅寧的話外音,心中雖有火氣,但并沒有表現出來,反而拍手叫好道:“好一個身不由己。”
“四少爺,過獎了。”王肅寧眼里閃過一抹嘲弄的光芒,虛情假意的拱手笑道。
“其實,我找王家主來也沒多大點事情。”李元吉享受的吃下身邊美人送到嘴邊的葡萄,一邊風輕云淡的笑道:“就是最近訓練兵馬,一不小心又死了幾百人,所以希望王家主在征些青壯來。”
王肅寧聞言嘴邊抽蓄了一下,又死了幾百?這TMD當老子征人容易嗎?照這樣訓練下去附近青壯非得抓空。
在邊界這種多戰之地,老子TMD上那里征那么多人去?
當然這些抱怨和憤怒,王肅寧是不可能堂而皇之的表現出來的,立馬拱手笑道:“四少爺,這有點難辦吶,畢竟鄯陽是邊界下縣,能征到三萬多青壯已是極限,而且四少爺天天這般訓練,恐怕軍中遲早……”
說到這里,王肅寧欲言即止沒有在說下去,意思表達的在也清楚不過,如果李元吉聽不懂,那就是白癡一個了。
“他們敢?不要忘了老子還帶了三千玄甲軍!”李元吉拍的一聲一巴掌拍著案幾上,俯起身子,面露兇狠。
“敢嘩變,必定讓他們知道什么叫血流成河!”
王肅寧在聽到李元吉這一番話卻是陡然一愣,接著露出一抹恍然的神色。
原來這貨帶了三千玄甲軍,難怪如此這般有恃無恐。
說到玄甲軍,這可是隋末的一支精銳騎兵部隊,由于戰功卓著,位列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之一。
據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創,隋未亡國時李淵為太原留守,在太原一帶負責防守突厥,組建了一些規模不算太大的精銳輕騎兵部隊,這便是玄甲軍的前身。
李世民從小參軍,加上是李淵公子,因此就在自己周圍形成一個小集團。李淵起兵之初,李世民身邊已經形成一支由丘行恭、段志玄等人領導的精銳騎兵部隊。
到了擊敗薛舉,吞并隴右騎兵以后,唐的騎兵部隊大大加強,而玄甲軍也大大加強(隴右騎兵是當時天下三大最精銳部隊之一,還有另外兩個分別是張須陀軍團和隋煬帝身邊的驍果軍團)加上秦瓊、尉遲敬德等名將的加入,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天下無敵的玄甲軍勁旅誕生了。
唐夏虎牢之戰,李世民率領數千唐軍與十幾萬夏軍對峙,其中就包括3500名“玄甲軍”。
李世民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斬俘6000余人。在決定天下歸屬的虎牢關之戰中,竇建德率領精銳主力十余萬人前來支援王世充,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余萬眾,竇建德僅率數百騎逃遁。
隨后,洛陽的王世充看到夏王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也被滅,認為無須反抗,率領文武百官投降。天下的局勢完全轉向了對唐軍有利的一面。
李世民登基后,拆分玄甲軍。一部分成為皇宮近衛部隊“百騎”,長期駐扎在皇宮附近只在內部實行輪換而不離開京城。
玄甲軍的主要部分,交給了李靖,在唐對突厥的滅國性戰爭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不過,玄甲軍現在就出現,恐怕又是“吳忌”這個穿越者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了。
歷史的軌跡已經偏離,吳忌作為穿越者的先知能力似乎正在減弱,一切都變得未知……
或許,這就是天道的自我調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