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戰亂逃難了,不可能還趕著家豬逃進深山里吧?要說路上帶著雞鴨貓狗什么的還有可信度些,畢竟野豬不是家豬,這兩個是有很大區別的。
而且先別說趕家豬進山了,光是戰亂年代,普通百姓人家連豬肉都吃不起吧。說句不好聽的,逢戰亂必有饑荒,戰亂導致百姓無心開墾種糧,恐怕那時候民不果腹,大家餓得只吃草根,甚至烹人食子,又哪來的活豬給你趕進山里?
丁寶又問大家,這桃源村的人,如果真的一直以來都沒有出去過,沒有跟外界的人接觸過,那他們是如何繁衍后代的?
白天時候他看過村里的人,村民足足有百人。
如果一直都沒跟外界接觸,沒跟外界通過婚,那么就是近親繁衍后代了。
可誰都知道,一個村子若都是近親繁衍,那么用不了多久,這個村子必定會消亡,存在不了多久。
為什么這些村民能安然無恙生活在村里,而且還世世代代一直在繁衍?這不符合常識啊。
那伙行腳商人被丁寶這么一說,剛才的喜悅氛圍也都冷靜下來,大家都被丁寶的二連問說得后背冷汗涔涔。
能干倒買倒賣生意的人,頭腦本就一個比一個精明,哪個會是愚笨之人?
要不然早在爾虞我詐的生意場上,被人吃得連骨頭渣都不剩一根了。
當夜大伙一商量,等明天天一亮就馬上離開這個怪村。
那一夜,屋子里的燈火亮了一晚,輪流守了一夜,什么都沒發生,十幾個人安然度過一晚。
次日。
天才剛蒙蒙亮,那伙行腳商人就急著要出村。
原本他們是沒打算辭行的,而是直接偷偷溜走。
哪知,桃源村里的村民,居然一大清早就又開始在殺雞宰豬,已經擺好酒宴,熱情招待那伙行腳商人。
自從被丁寶一語點醒后,那伙行腳商人哪里還敢繼續停留在桃源村里,都想辭行要走。
可桃源村的村民們實在太熱情了。
那伙行腳商人怎么都回絕不了。
就在僵持不下時,那伙行腳商人里的丁寶,居然在桃源村村民里看到了熟人,他當即吃驚叫出聲:“楊志!楊志你不是死了嗎?”
“去年的時候,你不是遇到劫匪,人被殺死,劫財了嗎,你怎么會在這里?怎么還成了桃源村村民?”
哪知。
丁寶這句話,就像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那名叫楊志的桃源村村民,居然當場人頭落地,無頭尸體直挺挺倒地,氣絕身亡了。
這時候,原本還圍著他們的桃源村村民們,也都是腦袋順勢從脖子上滑落,原本還熱熱鬧鬧的村子,瞬間成了一個荒涼破敗的無頭村,原本鍋里煮著的豬頭,開水一滾,浮出已經被燉爛的人頭。
倒在一旁的無頭家豬,也變成了無頭人尸。
那伙行腳商人直接就嚇得亡魂大冒,哭爹喊娘的狼狽逃出村子。
當官府聽到報官,深山里藏著個無頭村,當即就帶兵前去找無頭村。結果這次說來也怪了,路還是那條路,位置還是那個位置,可這次不管怎么找,官府居然一直都沒找到桃源村。
這個桃源村就像是從未出現過。
官府以為那伙行腳商人是報假官,浪費衙里人力物力,于是把那伙行腳商人關進大牢半年才給放出來。
隨著人被關進大佬,有關桃源村的事,也就這么無人問津了。
再后來從那以后,那伙行腳商人再也不敢走這條路了,從此以后另改其它路線,去別的地方倒賣貨物。
只是當到了來年的梅雨季節,也就是那伙行腳商人去年碰到桃源村的那個梅雨季節,這些行腳商人居然全都一夜間離奇失蹤了。
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于是民間漸漸多了一個志怪傳說…說這些人最后又都回到了桃源村里,就跟當初那個叫楊志的人一樣。
即便死了,也逃不過桃源村的詛咒。
那名叫楊志的人,當初就是丁寶的領路人,是他領丁寶進入這個行業的,也是他把懸空路告訴的丁寶和其他同行。
所以民間流傳,那楊志很有可能也是遇到了桃源村這個無頭村,比丁寶他們早一年進入無頭村,所以最終難逃一死,在梅雨季節,又莫名其妙回到了無頭村里。
……
嘩嘩嘩。
道觀外的灰蒙蒙梅雨依舊還在下著。
“小兄弟,這一直下個不停的梅雨,老道我突然感覺有點冷啊。”
老道士抱著手臂搓了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