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晉安他們要去調查張家大莊子,何老爺子還指派了一名何家嫡系血脈,負責給晉安他們充當臨時向導。
“見過幾位道長,我叫何逸明,是何貴的舅老爺。幾位道長若是有什么想了解的,或是想前往嶺前鄉什么地方調查,我可以為幾位道長帶路。”
“我從小就在嶺前鄉長大,對嶺前鄉周圍的情況,算是都了如指掌。”
來者是名續著小短須的三十多歲儒士。
呃。
三十歲的舅老爺?
說起農村的輩分排名,晉安有些想念他那位八十歲的遠房外甥,和初中高中都是同班同學,老喜歡管著他的班長小姑了。
經過簡短自我介紹,晉安了解到這位三十歲舅老爺,是嶺前鄉里的教書先生。
雖然早年考取功名,但因為讀書人的寧折不彎性格,見不慣朝堂的黑黑白白,黨派林立,所以后來索性辭官回鄉下當個教書先生。
起碼孩童沒那么多城府。
而最近因為張家鬧出的接連怪事,把嶺前鄉折騰得人心惶惶,孩童們都不來私塾上課了,所以正好無所事事的何逸明,便主動提出為晉安等人當帶路向導。
晉安對舅老爺何逸明的純粹文人胸懷折服,這年頭不爭功名祿利,不爭榮華富貴的人,已經不多。
像舅老爺何逸明這種秉性純粹的人已經少之又少。
一行人一路上氛圍和諧,有說有笑,只可惜嶺前鄉如今人氣蕭條,沒有什么可玩的地方,所以一行人離開何家祖宅后,直本張家大莊子。
當他們到張家大莊子時,卻看到張家大莊子的宅門,又被封條給重新封上了。
有幾名鄉勇正站在宅門口值崗。
晉安目光思索,看來那名白龍寺來的高僧已經離去了……
何逸明作為私塾先生,在嶺前鄉也算是家喻戶曉的人,所以由何逸明出面交談幾句后,那幾名嶺前鄉的鄉勇揭掉封條后,給幾人放行進去。
不過按照衙里流程,還是要由一名鄉勇相陪才能給進的。
說起來,張家大莊子的大概情況,之前在半山腰時,晉安就已經大略看過。
所以晉安對于張家大莊子布局,有些大致了解。
他進了大莊子后,先是去廚房方位。
張家大莊子里,共有兩個廚房,一個是東廚房,一個是西廚房。
何家與張家作為曾經的親家,何逸明來過張家大莊子幾次,根據何逸明的講解,張家東廚房是負責張家人的飲食,而西廚房則是負責給下人燒飯做菜地方。
張家大莊子是個三進大院子。
若換作平時,這里本該是熱熱鬧鬧住著幾十口人。
但如今卻空蕩蕩,一片荒涼,荒敗之景。
鋪滿落葉無人打掃的庭院,雜草叢生的花壇,光禿禿的枯枝,不少廂房已落滿灰塵、結了一層層蛛網,諾大的莊子里一個人也沒有,空蕩荒涼,冷冷清清。
這哪是陽宅該有的樣子。
一點人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