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州府與蒼山府交界處。
同時也是烏山嶺支脈與蒼洱山支脈的橫跨接壤處。
在山外有一座小鎮。
叫金沙鎮。
據傳在早前,這座小鎮原本是由進山伐木、打獵、采藥人、采石人等臨時聚集地,后來因為人越聚越多,逐漸繁華起來,才慢慢發展成如今的金沙鎮。
金沙鎮并不盛產金子。
當初的百姓之所以給小鎮取這個名字,意指大家一開始聚集此地的原因,是為了淘金養家糊口。
這一日,金沙鎮外來了一伙人。
這伙人共有三人組成。
分別是一老一少兩道士。
外加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
那名年輕的道士,穿著五色道袍,腳上是一雙十方鞋,頭戴道家九巾。
這名年輕道士,自然就是晉安了。
自從晉安開始戴道家九巾后,他那頭長不長,短不短,有些不倫不類的披肩頭發,盤起頭發后戴上九巾,總算是不再被人尷尬盯著他頭發看了。
而剩下的兩人里,自然便是老道士,和死纏爛打一定要去無頭村當尸王的李護衛了。
自從幾天前,他們通過薛家人查到無頭村的線索后,第二日見薛家大少奶奶和薛家老爺老夫人都無大礙后,直接出發來找無頭村。
雖說那位薛家大少爺此時極有可能已經兇多吉少,但拿人錢財,就要為主顧家辦好事,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其實。
隨行的老道士和李護衛心里都很清楚。
晉安這次之所以這么執意來找無頭村,估計也是想找到在無頭村里遇害了的五臟道觀道士玉游子,然后為其殮尸下葬。
入土為安。
免得成了曝尸荒野的孤魂野鬼。
晉安抬頭看看天色,天色漸漸昏暗,今日不適合進山趕路,所以他們打算今晚先進金沙鎮寄宿一夜。
等明天起早再進山尋找懸空路。
今天的金沙鎮氣氛緊張,還沒到金沙鎮,一路上就碰到數次官府衙役與鄉勇的盤查,在城門口張貼著兩張通緝犯畫像。
一打聽,原來是有兩名殺人不眨眼的通緝犯,最近逃到金沙鎮連續作案殺人后,在昨天逃進了附近的深山里。
為防止那兩名通緝犯去而復返,又殺回金沙鎮,所以當地官府劍拔弩張,到處抓人,搜查。
三人排隊等待進城,很快便輪到了他們,晉安和老道士有道碟,李護衛也有路引,所以在進城檢查身份時,倒是沒遇到什么麻煩。
當守城門兵丁檢查完三人的文書后,并未馬上放行,接下來有兩名十七八歲,常年風吹雨打奔波,皮膚略顯粗糙、黝黑的小道士,要檢查三人的眼白。
然后遞出一壺酒讓三人喝。
“三陽酒?”
晉安和老道士一下就聞出酒壺里散發的濃濃藥材味。
“這位道兄好靈的鼻子,這壺酒的確就是三陽酒,道長、道兄,多有得罪,還望體諒一二,麻煩二位配合官府行動,喝下一碗三陽酒。”
或許是因為同行的關系,又或許是因為晉安和老道士能一下聞出是三陽酒的關系吧,對面這兩名十七八歲小道士的態度,改成恭敬許多。
酒能散氣,而三陽酒純陽,專門用來驅邪。
晉安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