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者是玉游子。
棺材里是具中年男子尸體,在火把的忽明忽暗跳動火光下,臉上五官在明滅火光下猙獰扭曲起來。
實際上棺材里的尸體一直都平靜不動,這其實是火光陰影造成的視覺差。
“居然有頭,不是無頭尸體,老道我還以為無頭村里都是無頭尸體呢。”
老道士手舉火把,驚嘆連連看著棺材里的尸體。
這時候給自己口鼻綁上布條的李護衛,也手舉火把的湊過來看尸體:“玉游子道長,什么是葬氣?葬氣和尸體腐爛的臭味有什么區別嗎?”
玉游子耐心詳細解釋道:“山川大地都有自己的脈象,或細微或飄忽,或宏大若通衢,通俗點講就是風水點穴,尋上好陽宅,陰宅。”
“木能呼吸,土葬的棺材,多多少少都會吸點山水流動的氣機,久而久之就會帶點葬氣,尋常人是無法看到葬氣的,可以聞聞棺材有沒有土腥味來簡單判斷棺材有沒有土葬過。當然了,這種辨別方法,有時候容易出紕漏,但也算是聊勝于無的最簡單辯解方法了。”
接下來,晉安他們一一開棺,然后發現那些色澤較新的棺材里,都是死而不腐的尸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小兄弟,你注意到沒?”老道士看向晉安。
“桃源村村民是很早前因為躲避戰亂,逃難到深山里,鮮少與外界交流,按理來說他們的衣服著裝設計,應該很古舊樣式才對,可老道我怎么覺得,連開幾口棺材的尸體,身上衣服樣式都是康定國近幾年流行的新樣式?一點都不古啊。”
經過老道士這么一說,大家還真發現了這么個細節。
老道士繼續驚嘆連連道:“難道真是有桃源村村民后來走出大山,在外生活?然后人死在外地后,又給帶回桃源村里落葉歸根?”
“可沒道理呀,既然都千里迢迢帶回村里了,為什么不給安葬,入土為安?是因為這桃源村的下葬習俗是把私人棺材擺在家里?就不嫌尸體腐爛發臭,一家人被熏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有沒有可能是近些年誤入桃源村,然后在梅雨季節失蹤,最后又自己回到桃源村的那些遇難者?可這也沒法說通,他們哪里來的棺材?”老道士越說越覺得想不通。
“撬開其它更老舊些的棺材看看就知道了。”晉安的方法簡單粗暴。
咚!
棺蓋沉重落地。
這次棺材里的尸體,是具老婦人,衣服高度腐爛,破破爛爛成爛布條,可通過樣式還是能看出來,她身上的麻布衣樣式古舊,并不屬于康定國近些年流行的樣式。
晉安的猜想,果然得到老道士和玉游子的贊同。
說這么古老的樣式設計,他們并未在康定國見過。
他們連開幾口最陳舊的那幾口棺材,都是衣服樣式古舊,基本可以確定了,這桃源村里怕是有兩種尸體,一種是原桃源村村民,另一種則是外村者。
“咦?李護衛呢?”
晉安忽然發現一直在身邊碎嘴不停的李護衛,不知道什么時候安靜下來,他抬頭四望,找到李護衛正背對他們,手舉火把站在一口新棺材旁一動不動的看著棺材里尸體,人像是撞了邪。
“李護衛你在看什么?”
“你沒事吧?”
晉安關心走過去。
哪知,手舉火把的李護衛,面色復雜的抬頭看著走來的晉安。
“晉安道長,我想我知道這些新棺材里的尸體,是來自哪里了……”
“難怪我說怎么這么面熟,這人我認得,他來自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