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憑你在嶺前鄉為那些無辜胎兒超度念經幾天幾夜,善能法師你就是值得我尊重的高僧,你這位貴客老哥,老道我這輩子交定了。”
“今天我要與善能法師你促膝長談一夜,誰來了都沒用。”
“善能法師來,吃菜,吃菜,別光顧著陪老道我聊天說話,嘗嘗老道我的手藝怎么樣。”老道士一邊說著,一邊不停往善能法師飯碗里夾菜。
他把每道菜都夾一遍,很快就把善能法師的白米飯堆得冒尖尖。
“不是老道我吹,老道我走南闖北這么多年,什么山珍海味,各地名菜沒吃過,但兜兜轉轉一圈后,最后發現還是家常飯菜最下口最延年益壽,所以老道我走南闖北的漂泊了大半輩子,經常趕不到城鎮找到住宿地方時,那都是渴了喝山泉,餓了自己摘野菜起鍋,困了拿天地當被蓋,練出了一手不俗的家常菜手藝。就憑老道我這家常菜手藝,放在士大夫們最喜歡去的集賢樓,那怎么說也是大廚。”
老道士一邊夾菜一邊不斷催促善能法師吃飯,吃菜,嘗嘗他的手藝怎樣:“這些菜里,只有這道炒焦了的紅蘿卜炒豆腐皮是削劍為你做的,這是削劍連做了四五遍,做出來的賣相最好一道素菜了,老道我算是知道削劍的弱點是啥了。”
當說到削劍弱點時,老道士笑得樂不可支。
削劍一口一個三師弟,都快把他喊出心理陰影了。
這回總算是找到削劍弱點。
你武功再高,也怕下廚做飯。
“阿彌陀佛。”
“自從貧僧從小被父母送入白龍寺后,寺院里都是大鍋飯,再沒吃過家常菜。”
“貧僧被送入白龍寺時,歲數尚小,就連家在哪,父母在哪也都記不清楚了,再沒陪在父母親人身邊吃過一頓家常飯。”
“后來貧僧老了,貧僧每日吃齋念佛,就更沒有機會品到家常菜了。”
“想不到今日在道觀里,跟著晉安道長、陳道長,還有削劍施主,倒是有口服吃到家人團團圓圓的家常菜…阿彌陀佛,貧僧開始有些羨慕起這五臟道觀里的一磚一瓦,與世無爭,瀟灑灑脫了。”
善能法師不勝唏噓。
隨后,這位高僧捧起飯碗,開始大口大口扒飯吃,吃得津津有味。
這就是家常菜。
有了家。
才有了溫馨與熱鬧。
不管刮風下雨,風吹日曬雨淋,內心有一個歸宿,天涯之距也不過咫尺間,因為神游千里,靈魂始終有一個遮風擋雨的歸宿。
“老道,今天辛苦你了。”
“還有削劍你第一次下廚,今天也辛苦徒兒你了。”
晉安往老道士和有些灰頭土臉的削劍飯碗里夾菜,這一頓晚飯,一桌四人吃得其樂融融。
咩——
咩咩咩——
堂屋外的傻羊,時不時咀嚼紅蘿卜,愜意得輕叫一聲,紅蘿卜在它嘴里吃得咔嚓咔嚓脆響,光是聽著就讓人食欲大漲。
一輪明亮圓月高掛,照灑人間
道觀堂屋里燈火如晝。
能聽到夜下有傻羊的清脆咀嚼紅蘿卜聲。
有老道士和晉安的時不時斗嘴聲。
第一次下廚弄得有些灰頭土臉的削劍默默吃飯。
善能法師這位高僧在今晚家常菜尋到了他兒時與家人在一起的味道,雖然小時候吃不飽,經常餓肚子,但兒時家常菜的味道一輩子都忘不了,那是家的溫馨與記掛。
這不大的道觀里。
氣氛融洽。
溫暖。
大家有說有笑。
推杯換盞。
這才是人間。
這才是人間正道啊。
這種人間瀟灑,灑脫,哪怕拿天上的宮闕,瓊樓玉宇也不換,因為神明住的地方太高處不勝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