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想想也有道理,但他還是有些狐疑看著晉安,畢竟晉安有作案前科,在昌縣時就敢偷張縣令家的梨子吃。
這個時候,場中來的人越來越多,幾乎已經坐滿了大半位置,來的這些人都是在府城里有頭有臉的人物。
不是大道觀的觀主,就是大佛寺的住持,在民間百姓里可以說擁有很高名望,香火旺盛,這些人都彼此認識,又彼此道佛看不順眼。
基本就是道士跟道士扎堆,和尚跟和尚扎堆,左右兩邊涇渭分明。
不過從人數方面來看,府城佛門勢大,人數要多出一半。
而在這些人里也有一部分是人格孤僻的獨來獨往者。
晉安猜想,這些人應該是被地方官員層層向上舉薦,舉薦給府尹的民間神婆、陰陽先生一類人。
但這些人終歸還是少數。
這些人身單影只,習慣了一個人做法事,府城的和尚道士看不上這些鄉下騙錢的神婆神棍,而鄉下的神婆、陰陽先生們也都看不上這些沽名釣譽,自命不凡的觀主或住持。
這就好比是一種階級對立。
晉安看似在跟老道士閑談,實際上他一直在悄然注意這些人,目露沉吟,這些人里有沒有那幫古董商人的同伙?
晉安不信那幫古董商人這么大費周章,故意繞一大圈把他們千辛萬苦盜墓來的小旱魃,主動讓給府尹,就只是為了做好事不留名。
這些人里必定有古董商人同伙。
在對面的佛門位置,最上首位置一直空著,而在場的人里也沒見到白龍寺住持,估計是他們來太早,白龍寺住持還沒到。
說住持。
住持馬上就到。
隨著禪杖聲落地聲不斷走近,白龍寺住持帶著寺院里的兩名老僧,映入在場眾人眼里。
當白龍寺住持出現的那一刻,在場交頭接耳的人,不管是道士、其他寺廟的和尚,還是那些獨來獨往的神婆、陰陽先生,全都肅然看過去。
看得出來,白龍寺這座經歷幾百年風雨的古剎,在府城的地位,早已深入人心。
尤其是那天白龍寺金光照頂,佛祖佛像在眾目睽睽之下顯靈的一幕,當時被許多人都看到了。
要不是白龍寺自那之后,突然無期限閉寺,恐怕白龍寺現在的門檻,都要被百姓們踏爛了。
此時,連在場幾大道觀的觀主,都放下敵意,朝白龍寺住持頷首,算是友好打過招呼了。
白龍寺住持一到,就雙手合十歉意道:“阿彌陀佛,貧僧來得應該還不晚吧?”
“因為寺里最近俗事纏身,來晚了,還望在座施主海涵。”
在場的其他寺院和尚都熱情回應說不晚,不晚,然后好奇打聽起白龍寺最近怎么突然閉寺?
打聽住持所說的最近俗事纏身,是不是跟白龍寺的突然閉寺有關。
白龍寺住持一一含笑回答,看似回答得滴水不漏,又什么信息都沒得到,而這時候,白龍寺住持環目一圈院子,已經注意到了刻意坐在角落里的晉安和老道士。
“住持。”
“住持。”
晉安和老道士抱拳打招呼,總算見到個熟人了。
白龍寺住持含笑走過來打招呼:“數日不見,晉安道友、陳道友可還好?貧僧看兩位道長紅光滿面,氣壯如牛,看來是貧僧多慮了。阿彌陀佛。”
晉安輕松和白龍寺住持閑談:“謝過住持掛念,寺里的那些俗事可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