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旱魃應該是用一口棺材盛著,或是被什么器物封印著才對啊。
這時,府尹和都尉一起走向龍王臺邊緣,站在圓月下,往江面上遙望。
“難道在江面上有什么嗎?”
大伙也都跟著來到龍王臺腐朽脫漆厲害的木欄桿旁,眺望腳下陰邑江。
龍王臺距陰邑江落差有數十丈高。
人站在這么高的地方,除了高處不勝寒外,江面上什么都看不到,黑咕隆咚一片幽黑。
“都尉將軍,你說的小旱魃到底在哪里?”
那名面目丑陋的背尸匠老漢,吧嗒吧嗒的急促抽著旱煙,迫不及待的喊道。
他只在祖上筆札里看過有關于旱魃的記載。
真實旱魃長啥樣,他們幾代人都無緣見一面,現在就有一個機會擺在眼前,怎么能不焦急期盼呢。
其他人也都附和著,問小旱魃在哪里?
馬上就要到陰極陽生的子時了,怎么還不見陰邑江斷流?
面對大伙的催促,都尉抬頭看看頭頂夜色,推算了下時辰后,說道:“不急,應該馬上就要開始了。”
馬上就要開始了?
開始什么?
就在大伙疑惑不解時,忽然,有人手指向黑黢黢的江面,大喊道:“快看,江面有火光,好像是有一艘船只破浪而來了。”
晉安聞言,轉頭望去。
他目露訝色。
果然在夜色漆黑的江面上,正有一點幽幽火光搖晃,在轟隆隆奔騰的湍急江水中,從府城方向逆流而上,朝龍王臺這邊越來越近駛來。
隨著火光離近,晉安才看清。
那火把不是船只,居然是一只簡陋木筏。
木筏上有一口石槨、一盞雞骨燈籠、一張法壇案桌、法壇上擺滿了用來做法事的香爐蠟燭線香等、以及桅桿上掛滿了七十二色的經幡。
那些經幡上用朱砂寫滿了道家經文,因為距離太過遙遠,具體無法看清寫的是什么經文,應該就是道門的鎮壓或驅邪類經文吧。
而在寒江石槨上,端坐著一位道長。
可惜因為距離遙遠,再加上那人戴著張面具,身份來歷神神秘秘,誰也不認識這位神秘道長。
眾人目露沉吟之色。
看來府衙除了請動他們這些民間驅魔人,也有自己的底牌,也有自己的另有打算。
有些隱秘并未如實全部告知他們。
就是不知道府尹和都尉是從哪里請來的這位神秘高手,能在滾滾寒江中逆流而上,難道是特地從京城請來的玉京金闕高手?
這武州府府尹看來也不簡單。
居然連京城玉京金闕的高手都能請得動。
“小兄弟,看來這位道門高手,跟我們還是親戚哩,嘿嘿,是我們正一教天師道的高人。”老道士偷偷跟晉安說道。
晉安默不作聲的輕輕點頭。
正一道也可以稱天師道,主要是畫符念咒,斬妖除魔,驅邪祈福禳災等為主。
像五臟道觀、老道士、眼前江面上驅趕小旱魃而來的神秘道士高手,則全都是正一道。
也就是天師道的人。
天師道里名氣最大的,當然茅山派、龍虎山了。
至于全真道,一心煉丹問道,白日飛升成仙,不游走人間,不過問俗世。
道教本來就已經夠清心寡修,隱世潛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