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問事倌是位高人,周圍幾個村子但凡有個白事喜事,都會去找這位問事倌住持。
于是,村里召集齊病癥較輕,僅剩的還能動的村民,前去請問事倌。
那問事倌倒也的確有真本事,別人找不到的病根,他一來就馬上看出來根由,這病是因為人心的貪欲而起。
有句古諺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概因村民們貪欲太大,被金錢蒙蔽了兩眼,居然把懸掛在村口的鎮器也賣給了那伙古董商人。
這是貪欲帶來的上蒼懲罰。
鎮器世世代代庇佑全村安寧,勞苦功高,攢了大功德,可村民們為了一己私欲,就把鎮器給賣掉,這事驚怒到上蒼,所以給村民們降下懲罰。
要想活命,就只能找到那伙古董商人贖回村子鎮器,可這賣出去的東西哪還有贖回的道理?
當村民們找到那伙古董商人說出想贖回鎮器。
那伙古董商人這才暴露出本性。
古董商人報出一個數字,正好是他們從古董商人那獲得不義之財的三倍之數,并且還要再加兩件鎮器。
至于這兩件鎮器怎么來,去哪找,是偷是買還是明搶,就不是古董商人的事了。
三水村村民們一聽古董商人提的要求,頓覺毫無希望達成,他們雖然有著農村人愛占小便宜的性格,但本質不壞,哪里會去干這種禍水東移,去偷去搶別的村鎮器的壞事,于是又回去苦苦哀求問事倌。
問事倌被他們的誠意所打動,就給村民們指了一條明路——
說今晚紫氣東來,一路往東,會碰到一座墳墓,今晚會有活菩薩從墳墓里死而復生,這些活菩薩能救全村人的命。
并且讓他們披麻出殯,借助深夜出殯身上陰氣重,才能看得到從墳墓里死而復生的活菩薩,帶活菩薩來村里救人。
……
……
此時渾身泥水,狼狽不堪的眾人,聽明白了前因后果,都解釋說自己并非是什么活菩薩。
而是剛從一座吃人的鬼客棧逃出來的普通人。
可不管他們怎么解釋,這些村民就是長跪不起,一個勁磕頭,哭求眼前的十來人救救他們全村人。
他們中有人因為家里婆娘病倒,剛出生的襁褓嬰兒沒奶水喝,已經餓得快要不行,求求救救他們。
今晚能被晉安救出的人,本就是心存善念之人。
聽了這三十來人村民們的敘述后,他們起了憐憫、同情之心,而且這附近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他們除了暫時夜宿三水村也沒地方可去,于是最后決定去三水村看看能不能幫得上這些可憐村民。
隨后,這些感恩戴德的村民們,去山里找來些枯樹枝,藤條,簡單制作出一個支架,主動為黃姓瘦弱男人抬起他那一直昏迷不醒的兩百斤婆娘,朝三水村方向腳步匆匆的趕去。
晉安飄在天上,看著腳下逐漸遠去的隊伍,目光若有所思。
那問事倌跟古董商人本來就是狼狽為奸一伙的。
這擺明了就是類似仙人跳的局,故意引這些三水村村民往里跳,估計最后的目的,就是假借這些村民之手去為他們找來更多鎮器。
有時候活人身上陽氣重,比他們這些陰氣重的人,更好辦事。
鎮器專克邪魔妖道,陰祟邪尸。
不克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