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是,這口殃氣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又是誰含著這口殃氣下葬進地宮里,總不可能是千年前的道場高人吧,這事幾乎就是不可能。”
千石和尚的身份雖是來自釋迦佛門,并不是道門子弟,就好比佛門的塔林只會供奉高僧金身或舍利,不會葬入個大魔頭。
就連徐安平也點頭贊同千石和尚的觀點。
老道士不假思索道:“當然是因為二位機緣福厚,命不該絕,在洞天福地里另有機緣,一位是‘騰空離地仙體’、一位是‘金丹種子’仙體,我家小兄弟嘛,則是命硬的人,就連聚在他身邊的人也會多少得到些庇佑,嘿嘿。”
說著,他抬了抬屁股,給自己換了個舒服坐姿,捻須繼續說道:“其實,有一點沒說錯,玉能養人,也能養尸,但你們可不要忘了,這玉也能用來制作法器開光驅邪。”
“為什么你們會覺得一定就是邪尸鳩占鵲巢,躲在玄宮后殿里修行?而去考慮另一種可能……”
“也許真相是,不管是玉棺、黃符、棺材釘、以一己之力改變地宮風水格局,重新恢復活泉,用活泉水帶來的生生不息活氣壓制棺內邪氣,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呢?”
“只有這個真相才能解釋得通一些細節問題,比如為什么一口殃氣能自己躲進棺材里修行,比如為什么一口殃氣能自己給自己打造一口棺材。因為后殿乃玄宮中軸線,是陵墓里泄陰氣聚陽氣,風水上好之地,這也是為什么歷代陵墓后殿都是用來存放祖宗靈位、重要棺槨的原因。對于玉棺里的殃氣而言,這中軸線后殿就是一個火坑,它不會明知是火坑還會還往火坑里跳。除非那后殿是個聚陰之地,但老道我觀這玄宮在風水地經上并不符合聚陰之地的幾大條件。”
“當年那位屍解仙高人肯定是在想尋找個清靜地方修煉屍解仙時,無意中發現地宮缺口,并在地宮里無意發現了這口殃氣。那位高人悲天憫人,為避免此邪氣跑出地宮釀成禍害,于是找口玉棺,并用黃符與棺材釘封印了殃氣,并鎮壓在玄宮中軸線的后殿活泉眼里。”
論及風水方面的知識,還是老道士最專業。
聽他這么一說,有種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的感覺。
晉安朝正在偷偷抬屁股的老道士,悄悄豎了個大拇指,還是老道你厲害,把老道士得瑟得嘿嘿搓手笑。
徐安平點頭沉吟:“被老道長你這么一說,仔細一琢磨,的確不排除這個可能,可始終有一事想不通,如果真是人死后的一口不甘心殃氣,這殃氣究竟是來自誰?”
老道士聳聳肩:“滄海桑田,白云蒼狗,這事除非回到洞天福地還尚存的千年前,或許才能找到答案吧。”
說是這么說,其實這話只是用來誆徐安平、千石和尚兩人的,這口殃氣究竟來自誰,晉安、老道士偷偷對視一眼,他們心中早已有答案。
這座龐大的人形陵墓,假如真是傳說中的山神遺骸,那么殃氣的來歷已經不言而喻。
不管眼前這座玄宮是修建在胸膛附近的中庭玄宮,還是修建在腦顱里的天庭玄宮,都是離喉嚨那口殃氣最近之地。
假如這座人形陵墓真的因為年頭久了發生一些變化,“活”過來,凝結出一口殃氣也是件很正常的事。
如果這口殃氣真是這座地宮活過來所吐,除非,他們能把這地宮整個毀掉,否則永遠滅不掉那口殃氣…晉安心頭隱隱已有了答案。
還好玉棺里那死人,暫時重新用黃符、棺材釘封上,就算真鬧出啥動靜,短時間內應該也鬧不出啥大動靜,既然這口殃氣殺不死,晉安索性暫時不去考慮它,假借守夜之名,一個人獨坐在塔門口清點起這次的斬獲。
首先看起來自五通神教妖道的戰利品,都是些邪道玩意,比如嬰兒干尸、用來下降頭的稻草人、胎盤、捆尸索、一根看不出啥用處的斷指、一些用來養小鬼的瓶瓶罐罐,幾沓黑符紙…這些東西對邪道人來說是寶貝,對正常人就是毫無用處了。
真正有用的東西并不多,也就一些用來果腹的果子。
那五通神教妖道的實力并不差,若不是碰到晉安這種異類,能看破他的五通神搬運術,也不至于死得那么憋屈了。
晉安把沒用的東西,全都用一把火燒干,居然給了他九千一百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