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出!
摧城拔寨!
輕則就是屠城幾萬百姓!
一個洪水過境,全府數十萬百姓遭殃!
農田被淹,顆粒無收,人畜浮尸無人掩埋,到那時候,路邊餓殍無數,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即便幸存下來的人,在面對接踵而來的疫情前,最后也只剩下死路一條。
到那時,整個武州府就是最慘的人間地獄,活人禁地,這是在以整個州府數十萬百姓作活祭的祭品。
《山海經》有記載,鬼怪依附于山則自稱山神,建廟宇,御人心,好食活人祭,有的見之大旱,有的見之洪澇,有的見之山林焚火如爐。
五臟道觀。
聽著觀外的滿城百姓哀嚎,晉安匆匆講述完大概經過后,開始名正言順請祖師爺出山。
既然他無法做到像慧真法師那樣的法相御物,那他就親自背祖師爺出山。
咚!
晉安膝蓋微曲,腳掌下的石板砰的龜裂,被他踩踏出一個凹坑。
神像出乎意料的沉重。
以他如今一臂之力四五千,背負吃力,太陽穴撐得充血。
神道沉重。
人心沉重。
歲月沉重。
神道承載著千百年的人心,如何能不沉重?
泰山有神,名泰山府君,日日夜夜香火不斷,千百年累積的蒼生信徒何止萬萬之數,所以重若泰山。
五臟道觀祖師爺神像承載了三十萬陰德!所以神道沉重,理所應當!
他晉安咬咬牙。
還是能背負得動祖師爺的。
晉安吃力背負著祖師爺神像,滿頭大汗的一步一步朝外走去,咚,咚,每一步都有道法宏亮在腦中轟鳴,震得他兩耳嗡鳴。
咚!咚!咚!
每一步踏出都讓地板石磚如蛛網碎裂,一步一個大道腳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背上的祖師爺神像今日就是他的攻山之石,他!晉安!要背祖師爺神像,攻山!
晉安吃力走出三清殿,吃力走出五臟道觀,他所有力氣都用來背負背上的神道沉重神像,兩耳嗡鳴,聽不清外界聲音,甚至無法分心看一眼道觀對面的棺材鋪情況。
道觀外是水淹的世界,一路上看到許多人間慘狀,但他兩耳嗡鳴,外界什么聲音都聽不到,就像是天地寂靜,只剩下了他一個人的孤獨背石。
五臟道觀外的街坊鄰居們早已被林叔帶出城池往山上高處跑,此時街道蕭條,空無一人,只有渾濁黃水上漂浮著大量門窗、家具等碎片。
當晉安吃力走出這條街,路上才開始逐漸見到不少逃難的百姓或是在大水哭喊尋找失散親人的百姓。
他滿頭大汗吃力背著一尊神像的場景,引來沿途百姓注意力,但此時的大家都忙于逃命,只是詫異看一眼晉安后,繼續忙著自救。
此時街道被大水淹沒,這些逃難百姓無法看到渾濁水下情況,要不然他們肯定要被街道上那一塊塊腳印凹坑給驚駭到。
晉安依舊在吃力背負神像出城。
往碼頭那邊步伐沉重的走去。
沿途看著一棟棟民房倒塌,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他臉上表情難看,繼續咬牙背祖師爺神像朝城外的陰邑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