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他還有另一個更加名正言順的理由,這瘟喪鳥對陰氣、尸氣極為敏感,萬一這佛國里藏著什么危險,還能給他們示警。
晉安一聽有道理,就讓阿合奇繼續帶著姑遲國人面不死鳥了。
下入大裂谷的通道,是一條經過千年風吹日曬,布滿黃沙的石頭階梯,這石頭階梯修得直上直下,有些陡峭。
這么陡峭的臺階路,也不知這佛國是怎么進出物資的,想到這,晉安莫名想起一個職業,背夫。
這佛國鼎盛時期,估計很盛行背夫這個行業吧?
臺階上布滿許多沙子,這些沙子很滑腳,順著滑腳的臺階走到底,底下是個被巨大佛像捧在手心里的棧道平臺,平臺上立著不少粗柱子,柱子上還能看到滑輪、索道的痕跡。
晉安看著這些細節,思索道:“這里在以前,應該是一個卸貨,運貨的地方,那些背夫在這里卸貨,然后佛國的人又通過這些索道裝置往佛國深處運輸生活物資和茶葉絲綢等奢侈品。不過這么多年過去,這里荒廢了這么久,曾經的繁榮景象早就變成一片破敗荒地。”
棧道平臺的左右兩邊都可以通行,分別通往左右的崖道長廊,那些崖道是由人工在堅固山體里鑿出來的,深深鑲嵌在崖壁內,很有郭家村崖道的異域風情味。
五人輕裝上陣,一路上的趕路速度很快,經過一座又一座大佛像,之前從高處俯瞰時覺得這些大佛像很壯麗,很雄奇。
當行走在這些大佛像腳邊,有時候還會從大佛像的身體里穿過去,近距離面對著對面不遠外的大佛像時,那種巨大的壓迫力,以及歷史沉淀的磅礴、大氣,迎面而來,讓人心生敬畏。
仿佛真的走在一個遍布佛陀的神國里,那些佛陀居高臨下,低眼看著人間百苦,想要度世人過苦海抵達沒有災病與饑餓的彼岸。
這是一種很神奇的體驗。
人每時每刻都受到潛意識影響,想要皈依我佛。
還好能走到這里的人,都不是實力平平的人,這點心志影響還算守得住。
不多久,他們便來到佛國的第一座建筑前,佛國的建筑物就跟崖道一樣,是深深開鑿在崖壁內的。
這是座佛堂建筑,但奇怪的是,佛堂里其它地方都很整齊,唯獨佛像不翼而飛。
“佛堂里有新留下的鞋印,看來我們方向沒有找錯,那些進入佛國的人都是走的這邊崖道。”還沒踏進佛堂,倚云公子首先發現了佛堂里有人的鞋印。
佛堂里積著很厚一層的灰塵,比姑遲國遺址、沙漠之耳神殿的積灰還厚。
說明不死神國的這些附屬國,是從里到外,逐漸滅亡,并且越靠近不死神國越是瘋狂。
他們大致搜索了下佛堂,佛堂里并沒有找到什么有用線索,如果真有線索,估計也被前面那兩波人馬捷足先登吧。
這佛國里有許多佛堂建筑,但又找了幾座佛堂,里面供奉著的佛像全都是不翼而飛。
“雖然這里叫佛國,崖壁上也雕刻許多大佛像,巍峨壯麗,偏偏佛堂里的佛祖神像全都不見,知道這叫什么嗎?”
倚云公子蹙眉:“這叫有名無實。”
“也叫名存實亡。”
“這是遭到神棄的佛國,這里曾經到底發生了什么,連佛陀都放棄了這片佛國?”
晉安若有所思點點頭:“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接下來要小心了,我覺得這佛國里或許有大恐怖存在!”晉安最后面色略帶凝重的提醒一句。
一直跟在兩人身后,如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東張西望的艾伊買買提三人,被漢人成語聽得云里霧里的。
不懂就問:“什么是有名無實?什么又是名存實亡?”
倚云公子:“意思就是,這里崖壁上雖然雕刻許多佛像,名義上還叫佛國,實際上這個佛國已經不存在,連佛祖都棄他們而去。”
背著人面不死鳥的阿合奇:“這個佛國本來就是已經滅亡,佛祖離開也很正常啊。”
倚云公子搖搖頭:“我說的死,不是滅亡的意思,而是指佛心已死,佛性已死。”
三人有點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接下來,五人一鳥繼續沿著崖道前行,沿路上見到的不少植物和從崖壁上垂落下來的古藤,越往里走綠色植被越茂盛,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