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最適合進出吐蕃的時間,是在五月到九月,只有這幾個月不是大雪天,不過雪山里的天氣本就反復無常,偶爾天氣反常也不是沒可能,但大多數情況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隨著往昆侖山脈進發,海拔變低,雪山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路上都是荒漠戈壁,一座座藍湖點綴在這片高原戈壁上,宛如仙女之湖,倒映著碧藍的九天世界。
在古象雄分布著數千座這樣的藍湖。
不過這些藍湖都是死水湖,都是雪水融化后的形成的鹽堿湖,只可遠觀不可解渴。
隨著海拔變低和氣候變暖,沿路上的景色也開始豐富多樣起來,有一年如春的山谷,荒草甸子,雪融的雪山尖,在這里,你可以一天內體驗完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和景物。
起初,晉安幾人還會圖個新鮮,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可看久了,也就慢慢淡了,只覺得太荒無人煙了。
多虧了現在是五月適合趕路,他們趕路速度比原定時間縮短了一半。
他們一路經過尖頭湖、羊湖…這天,他們抵達一座背依雪山的湛藍湖水前。
雪山融水潺潺流進湖水,說明這是條流動的活水,并非是鹽堿湖,他們正好可以在這里補充些清水。
他們在湖水旁還看到了好幾名當地人在轉湖。
轉湖,轉山,這是當地的很重要傳統習俗,在當地人眼里,這是很虔誠的祈禱儀式,祈求神山神湖洗滌身上惡魔,帶來好運。
“當地人把雪山稱為圣山,如果圣山腳下剛好有片湖水就會稱之圣湖,可不對啊,如果這里是圣湖,有信徒不惜千里來這里轉湖祈福,我從當地人買來的地圖上不可能沒標注出這個地名啊?”
趙金川百思不得其解。
“現在時候不早了,我們也在這里安營休整一夜吧。”晉安的話,自然沒有人反對,包括趙金川在內的那些馬幫茶商們開始卸貨,生火,準備晚飯。
不過晉安并沒有去打擾那些虔誠轉湖的當地人,而是遠遠駐足。
其實湖邊不止有這些轉湖的當地人,還有掛著風馬旗的一頂頂支起帳篷。
天黑后那些牧民很熱情好客的主動過來向晉安他們打招呼,趙金川負責翻譯,說是這些牧民想邀請他們上門做客。
像這些常年在茶馬古道經營生意的茶商們,經常跟當地的王公貴族寺院喇嘛打交道,一口流利的吐蕃語,跟當地牧民交流起來毫無障礙。
在吐蕃,如果主人家能拿出熱酥油茶,牦牛酸奶,糌粑用來招待客人,這是把你當作上賓了,很隆重了。
主動邀請晉安他們來帳篷做客的,是一對老夫婦,老婦人叫白瑪玉珠,老人家叫念扎。
這是一對眼睛就跟高原藍湖一樣清澈見底的淳樸老人。
今晚很熱鬧,這對淳樸老人不僅請了晉安他們來帳篷做客,還請了其他一起轉湖的人過來做客。
過來轉湖的這些當地人都很質樸,每人手里都提著牛肉,馬肉,羊肉過來,反倒是晉安和倚云公子、奇伯三人是空手來的,三人臉上神色不由尷尬。
還好由趙金川這個入鄉隨俗的茶商替晉安他們解了圍,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從中原帶過來的香料,只需添加一點,烤出來的肉變得香氣撲鼻,讓念扎幾位蕃人神色凝重。
來自中原的香料佐料在吐蕃可是緊俏貨,那是只有貴族、王室、寺院里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
這些當地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外面的世界,尤其是生活在苦寒象雄之地的當地人,很多人的爺爺父親子女三代人都沒見過外面的人,這些當地人見晉安他們不是本地人,于是邀請晉安他們來做客,想要打聽下外面的世界。
說起這個,就說中了趙金川的老本行了,那張嘴巴口若懸河,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把這些世世代代困在大山深處的當地人聽得一愣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