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接下來所碰到另一件奇事,晉安又懷疑起自己的猜測是否哪里有出錯,在有驚無險闖過幾處險地,再通過一處溫泉,他們來到了一個地勢更為開闊龐大的石柱林子。
而這一路上他們看到大量剛死的死人。
那些石柱各個巨大,擎天立地,深入頭頂黑暗陰影,宛如一尊尊高大矗立的石碑,每根石柱都盤繞著一頭浮雕猛獸。
“這是蛟,龍和蛇繁衍誕下的龍種……”
“這是豬婆龍,龍和蛟所生……”
“這是飛龍,龍和蜈蚣所生……”
“這是走蛟,龍和雞所生……”
“這是猖,龍和豬所生……”
“這些石碑是墓碑?這里是葬著龍子龍孫的龍墓?”老道士每走過一根石柱,認出一種龍來,到后來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呼。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與馬交生驤龍、與鶴交生鳳、與鷹交生鵬、與野豬交生猖、與蛇交生蛟、與蛟交生鼉、與蜈交生飛龍、與熊交生貔貅、與豹交生鴟吻、與鯨交生蜃……”
“咳。”晉安見老道士剎不住車,還要繼續往下說,趕緊輕咳提醒下,這里除了幾個老少爺們,還有一個黃花姑娘家在呢。
老道士也反應過來,訕訕笑說道:“人老了就容易話癆,你們就當聽個民間故事,不要當真,不要當真。”
咩,傻羊這時候從后面頂了下老道士的后背,它剛才還聽得津津有味呢,怎么突然不說了。
老道士拿嘴撇了撇一旁并肩走在一起的晉安和倚云公子。
跟晉安走在一起的倚云公子,倒是落落大方的說道:“陳道長怎么突然不說了?我也很好奇龍到底生了多少種龍子龍孫。果然晉安道長沒有說錯,跟著陳道長你總能增長許多見聞。”
晉安趕緊岔開話題:“不管這龍子龍孫有多少,但看眼前這架勢,我們之前好像猜錯了,這里既不是神墓也跟山神、斷天絕地四象局無關,而是一座龍墓,這里封印著的該不會是條大魔龍,我們接下來該不會要成為屠龍勇士吧?”
晉安這話倒還真提醒了老道士,他想起來一件事:“老道我在吐蕃的這大半年,聽不少密宗僧人傳唱過一些史詩傳說,有神的,也有魔的,比如圣湖下封印著贊魔,雪山下壓著羅剎魔王,其中就有一篇史詩傳唱到一頭神龍和一頭魔龍的結局…懂得經書、歷史、字畫、醫術、卜卦等一身本領,救死扶傷,教人為善的神龍住在香巴拉。而殘暴殺戮,只會帶來災難毀滅雪崩瘟疫風暴的的魔龍,則是另外一種凄慘結局,它被封印在沒有人能抵達的地獄最深處,日日夜夜接受地獄烈火灼燒的痛苦,即便死了靈魂也得不到安寧。”
這篇史詩傳唱比較長,老道士一路走一路給大家細說。
這片龍墓非常大,晉安他們差不多走了小半天才走出龍墓,當視野開闊后,他們已經身處在另外一個洞天世界,視野盡頭是一座連綿無盡的古建筑群遺跡,古殿如山,高大宏偉,全都圍繞一棵已經枯死的巨大古木而建。
那古木雖已經枝葉凋零光,可僅憑樹身就已是參天造化,遮蓋天地般巨大,驚若神木。
“這么大一棵樹,這樹不得有幾萬年?幾十萬年?真要活這么久這樹早已經成就精了吧!”老道士看愣許久,等回過神來后,他不由嘆為觀止道。
“小兄弟,你說天地盡頭的那棵天地神樹,會不會就是長在昆侖山弱水旁的那棵只存在上古神話里的建木?”
這話說完,連老道士自己都被自己的話嚇一跳,因為他的這個猜想實在是太大膽了。
建木,是溝通天地人的通道,可直通天庭,眾神緣之上天。
這背后代表的意義,可不是簡單冰冷幾個字可以概括的,那可是關乎著成神作仙的種種傳說。
晉安目視極遠,看到古墟遺跡里有不少人活動,他思忖片刻,帶頭走在最前:“是不是建木,我們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此前粗略計算過,為了消化龍珠,他們耽擱了一天功夫,有這一天足夠那些落后他們好幾步的大部隊追趕上他們的進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