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互不讓步,歐美等石油進口國與阿拉伯地區石油產出過矛盾日益尖銳,大有劍拔弩張之勢。
作為看了無數香江文的人,陳逸自然清楚石油危機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重生者獲得一次金手指開啟機會,也就是俗稱鳥槍換炮。
石油危機是阿拉伯地區產油國一次處心積慮的計劃,幾乎所有阿拉伯地區的產油國全部參與了這次行動。
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借著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庇護以色列為由,發起了石油禁運。
石油價格從每桶三美元提升到每桶十一美元,在一兩個月時間里提升了三四倍,石油價格數倍提升,讓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提升,最終引發了七三年至七五年世界經濟危機。
陳逸對經濟危機不危機的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石油三四倍的漲價,他能從中可以賺到多少錢。
想到十月份第四次中東戰爭就會辦法,距離現在還有幾個時間,在幾個月時間里,無論如何都要積攢一筆資金,讓自己也嘗試一下鳥槍換炮的感覺。
別的先不說,先把咱們王首富的小目標完成就好,這年頭億萬富翁的含金量,是后世完全沒法比較的。
億萬富豪含金量是相當高,幾年后赫赫有名的包船王,靠著匯豐提供的二十億資金,強奪九龍倉棄船靠岸,成為當時華商第一人。
從那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年頭一個億有多值錢。
剛在外面沖完澡回來的陳天見自己二弟拿著報紙看的津津有味,不禁好奇道:“小逸,你在看什么?”
“快要打仗了”陳逸隨口道。
“打仗了?”陳天聞言一愣,不由道:“哪,哪里打仗了?”
“咯”陳逸將手上的報紙遞給自己大哥,感覺水溫已經降下來了,便不打算繼續泡了。
陳天拿著報紙,看到整篇的英文,是一臉懵逼加無語,“這都寫的啥,全都是英文,誰看得懂。”
陳逸見自己大哥一臉郁悶,也沒有管他。
對于中東那幫人,尤其是埃及,陳逸不知道該說什么好,連北極熊都敢惹,真的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寫。
對于中東局勢,正處在冷戰狀態的美蘇兩國都一致的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雙方矛盾沖突。
蘇聯不計代價希望避免阿拉伯與以色列的沖突,以免與美國展開進一步的對抗,但是作為小老弟的埃及不僅不接受蘇聯的建議,反而準備用戰爭解決與以色列只見的矛盾。
由于埃及方面擔心準備戰爭的意圖被蘇聯察覺,于是從去年開始就不斷驅逐停留在埃及的蘇聯軍事顧問團,從去年七月份開始,埃及方面驅逐了一萬多名蘇聯的軍事顧問,差不多快要把蘇聯人驅逐光了。
如果僅僅這樣倒也罷了,最搞笑的是埃及方面又在外交政策上,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國靠攏。
這一波神操作,真心讓人看不懂,也不知道阿拉伯國家是真傻還是裝傻,就這樣還紛紛出力出聲支持埃及。
槍打出頭鳥,不作死就不會死。
不過同時也證明了,兄弟有時候的確是用來坑的,犧牲一個埃及,讓中東其他產油國獲利,這一波操作,也不算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