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香江電影從七十年代開始,一直到九十年代末,近三十年時間,從興盛到衰弱,其原因有很多,但是絕對跟人才和技術沾不到邊。
香江電影一直在不斷向好萊塢學習,向島國學習,基本上好的東西,都被香江影視人學了過來。
所以,人才和技術方面不存在問題。
這點從后來香江電影沒落之后,很多香江影視人去好萊塢發展,去內陸發展,最后混得風生水起,就可以看出來香江影視人的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既然不是人才和技術問題,那么問題一定是出在其他方面,不管是黑勢力介入也好,其他國家推行保護政策也罷,這些都是外力因數。
看看后來的韓國以及灣灣,在香江電影沒落之后,一樣把自己的娛樂產業推向亞洲乃至世界,而韓國和灣灣的娛樂產業背后,同樣離不開黑勢力、財閥等勢力介入,同樣無法避免其他國家的保護政策。
從兩個地方的情況反饋來看,說明外力因數只會影響一部分,而不是導致香江電影沒落的主要原因。
影視基地有多重要,我們可以拿內陸電視劇跟香江早期的電視劇做對比,其他先別說,就拿影視場景來說,TVB出產的電視劇,真的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整部電視劇來來回回就是那幾個地方,很多古裝劇,甚至都能夠找到幾處相同的場景。
很多場景里面的高山,到了香江電視劇里面直接變成了小山墩,大河變成了小溪,湖泊變成了池塘,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那些歷史大劇,就更夸張了,你見過一國之君的住處,連普通大戶人家的庭院都不如嗎?
香江電視劇里面,這種場景是常態,很多時候連皇帝坐的龍椅,它都是普通的椅子,兼職廉價到了極點。
這樣的電視劇,你讓人怎么看?
你讓唐宗宋祖在一個連千尺豪宅面積都不到的地方上朝開會,這像話嗎?
這電視劇播出去,要是其他國家看到了,這不是打天朝上國的臉嗎?
香江電視劇里面的腦洞,有時候真的讓人無言以對,這里面除了資金問題,再就是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影視基地。
香江不是沒有影視基地,無論是TVB,還是邵氏,又或者亞視,它們都有自己的拍攝基地。
但是吧,這些拍攝基地規模太小了,很多場景導演們就是想的出來,也布置不出來。
香江電影在這方面還好些,實在沒辦法,布置不出來,大不了就去國外找場景。
但是電視劇就不行了,很多拍攝都需要在影視基地里面,一個好的影視基地,可以讓一部電視劇產生質的飛躍。
后世內陸影視行業飛速發展,除了人才和技術不斷提升,再有就是影視基地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橫店影視城,每年不知道輸出了多少部好電影和電視劇。
在拍攝基地這塊,內陸可以說完爆香江,僅次于美國好萊塢,僅僅一個橫店,就已經被西方譽為東方好萊塢了,這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