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奶奶瞪了自己的孫子一眼,轉身笑瞇瞇的去了廚房。凌夜定了定心,翻開《黃門精要》。
這才發現,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道士,簡直是太難了……似乎比考上一個名牌大學,都要難許多……
華夏道教文化,簡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囊括、涉及的領域之廣,完全出乎了他的想象。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道士,最基本的,就需要掌握“丹、符、堪、卜”四門功課。
丹,其實就是藥。不過“丹”這門功課,不止是煉藥。簡單點說,也相當于中醫和巫醫加在一起。包括煉制丹藥、針灸、推拿、符水等等。
符,顧名思義就是符咒之術。用之于開壇做法,驅鬼降魔。這其中需要掌握的,是大量的經文、咒語、符箓的畫法和指訣。
堪,是堪輿之術,也就是俗稱的看風水。其中最為主要的是陰陽五行和布陣。單是看風水沒有太大的意義,堪輿之術的核心是通過布陣來趨吉避兇。
卜,就是相面卜卦。是道士最初安身立命的技能,卻也是風險最高的一門功課,往往還牽涉到“泄露天機”。
四門功課,每一門都包含諸多法門,掌握起來都不容易,而且還都是凌夜從未接觸過的。
單單是掌握這四門功課還不行,要運用,還得“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氣,是“丹、符、堪、卜”四門功課基礎中的基礎。沒有修煉出的“真氣”驅使,所有的道術都是有形無質,徒有其表,起不到實效。
外練筋骨皮就不用說了……不僅是做道士,不管從事什么職業,身體都是“革命的本錢”。
看了《黃門精要》的概論,了解到這些,凌夜唯一還感興趣的,也就只剩下練武了。
相比于做道士,凌夜從小就有武俠情結……腰挎寶劍,縱橫江湖,快意恩仇,鋤強扶弱,想想就很激動。
王重陽、張三豐那樣的天下第一就算了,凌夜心目中的偶像,是“馬踏黃河兩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秦叔寶。
他從來都沒有成為“天下第一條好漢”的野心,傾倒的是英氣勃發,豪氣沖天,廣交天下英豪。
可是一本《黃門精要》,從頭翻到尾,凌夜也沒有找到想找的內容,不由得腹誹起來……
老和尚不地道啊……不,是太不靠譜了……
練武是修道的基礎……可是這書中,找不到功法和武技,讓他怎么學?
說什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么不靠譜,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個“坑”貨!
以為拿一帆布包亂七八糟的物件,就能了結了“受人之托”,天底下哪有這么容易的事?
這事,不算完!有朝一日,遇上那個“故人”,一定要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徑,進行控訴!
隔空懟了不知相貌的老和尚一句,將《黃門精要》朝床上一扔,凌夜開始翻查《道藏經》。
翻到最后幾頁,咦,居然,有一套拳法和一套劍法。
這……老和尚是不是存心,故意這么折騰自己……“武”是修道的基礎,不是應該放在最前面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