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少年一同回到凌家,等到天色暗下來,凌夜便招呼他們幫忙,將自己房間里的書桌,搬到了院子當中,當作主供案。
主供案上陳列的物品,大致被分成兩排,第一排正中擺的是新買的香爐,紅燭、鮮花、清水、蘋果分列兩邊。
第二排是老和尚留在帆布包里的桃木劍等法器,以及凌夜新買的銅鈴等物,擺得不算整齊,也沒有什么次序。
在這個主供案的兩邊,凌夜利用的是家中的茶幾,各安置了一個小點的供桌。
烹制好的三葷,擺在左邊的供桌上,三素,擺在右邊的供桌上。
擺這樣的香案,是按照《黃門精要》中記載的,“非常入道門”之法,請道祖……
按照《黃門精要》中的說法,即便記得所有的符咒,體內真氣渾厚,也只能做個“祭酒道士”。斟酒、主持個儀式還行,不能驅符施咒對付妖魔鬼怪。
要運用符咒、法器,必須成為真正的道士……真正的道士,執掌牌位是外在形式,主要是畫出的符,念出的咒,可以驅鬼辟邪。
普通人按圖索引,也可畫出符來,照本宣科,也可念出來的咒語,不可起不到驅鬼辟邪的效果。
區別就在于,真正的道士,都有師門傳承,得到了道祖的認可。
凌夜自學道門典籍,沒有授業師傅傳“衣缽”。要想成為道門的一員,只能以“非常入道門”之法,禮敬道祖。
如果能得到道祖認可,也算是以天地為師了。這樣入道門,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修煉到一個相對的高度。
普通的道徒拜師入門,儀式,都會邀請各方代表予以見證。以天地為師,“見證者”當然也不能少,更不能怠慢……
兩邊的小供案上的供養,就是給那些“見證者”準備的。
一切準備就緒,單等日落月升,戌時正點。
凈手凈面,凌夜由堂屋正門而出,距離主供案約七步停下,從父親手里接過三支點燃的沉香,對空作揖三次,隨后腳踏七星罡步。
一邊走一邊開口祝贊,道:“三清圣號廣宣揚,一句能消萬劫殃。七寶林中朝上帝,五明宮中禮虛皇。誠邀白鶴臨下界,叩拜青牛駕前方。一仰志心皈命理,祛邪解厄順倫常。陽縣人凌夜,誠心皈依道門,清香三炷,供養三清應化天尊。”
祝罷,對空再拜,將清香插在香爐,隨后點燃紅燭……
按照《黃門精要》所載,這個時候點燃的,應該是香油燈。不過凌夜考慮,香案設在室外,時節雖只是初秋,晚間也有涼風習習。
他沒有信心維持油燈不滅,才改點“不滅燭”。
不是怕丟面子,凌夜是擔心如果出現狀況,觀禮的祖母、父母和兄弟們必然擔憂。
另外,他也不相信三柱清香,真的能直達上庭……最主要的,《黃門精要》上也沒有說,不能用燭火代替燈火。
敬香明燭之后,凌夜遵照《黃門精要》上記載的程序,在供案前跏趺而坐,五心朝天,念動咒語,感受氣機……
按照《黃門精要》的記載,能不能得到道祖的認可,就在于能不能感受到,道祖發出的氣機。
三炷香直達三清道祖圣聽,之后三清道祖,將驗證敬香之人的誠心和修煉的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