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的末尾,凌夜看到過一段話:“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
這段話在書中,是佛祖如來說的。凌夜不知道是落第秀才吳承恩,故意編排佛祖,還是佛祖真這么說過。
假如佛祖真這么說過,那么佛教徒宣揚什么除魔衛道,就是不遵佛祖法旨,或者口是心非。
如果佛祖沒有這么說過,那么佛門就真是以天下為己任。不過凌夜學的是道,道門精義,說得高深點是“清靜無為”,說得淺顯點就是“自私自利”。
凌夜學道,以天地為師,當初祭法寶,請的更是三清道祖,自然不會昧著道心。
但凡有人花錢來請,必然是有極大可能是魑魅魍魎作亂,不開陰陽眼也能做法,有沒有望氣之術,根本不重要。
沒有人來請,就算妖魔鬼怪四處禍害,只要不招惹到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盡可以煮一壺清茶,淡泊視之。招惹到自己,妖魔鬼怪和人,還需要分辨嗎?
正是基于這個考慮,凌夜雖然熟讀記牢了望氣之術的方法,卻沒有修煉。
不過先前被胖和尚說服了,這個時候,凌夜倒是覺得應該要修煉。于是,在延圓還在重復講解,怕他記不住的時候,他已經開始默默修煉了。
看到凌夜跏趺而坐,五心向上,一臉的嚴肅,延圓和尚不由自主的又嘆了口氣……
這副模樣,通常只會出現在,小學生或者高考考場的學霸臉上……
這讓他對之前幾度鄙視凌夜,稍稍感到有些不安……凌夜不是不走心,真的是天資太差,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勤能補拙這種話,騙騙俗人還差不多,怎么可能騙到和尚?
所以不安,僅限于眼神。對于之前說的那些話,和尚一點都不覺得,刻薄或是過分了……
他是佛門弟子,佛門弟子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就是不打誑語。
所以這個時代,和尚不管是喝酒吃肉,還說撩妹,夜宿花床,從來都是不避人的。外人可能說和尚們是明目張膽,延圓卻覺得,他們是不諱真心。
延圓不打誑語,覺得之前的教導起作用了,要不然凌夜也不能,聽他講解提升陰陽眼的修煉之法四、五遍,依然支起耳朵,直愣愣的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只不過凌夜一直都不吱聲,從始至終都是一副似懂未懂的樣子,讓延圓有些意興闌珊,也不知道費這一番口舌,是不是在對牛彈琴。
說得口干舌燥,眼皮終于開始打架,情不自禁地呢喃了一句:“能記多少記多少……和尚先睡一會兒……”
話音未落,圓溜溜的一顆光頭便向下一垂……耷拉著個腦袋,眼皮也是往下一拉,卻沒有遮住整個眼睛……
這個樣子看起來有些詭異,膽子小的看到,甚至會覺得有些瘆得慌。
不過近在咫尺的凌夜,早就沒有注意他,包括他說的那些話。
凌夜不停的讓體內真氣,沿著修煉望氣之術的路徑,沖擊雙眼,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終于感覺雙眼都有了澀澀的酸痛感覺。
按照《黃門精要》所述,這樣就算是,觸摸到了望氣之術的門檻。
他長吁一口氣,準備休息一會。可就在這個時候,大量的淚水,突然間不受控制的涌出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