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長身而起,刷牙洗臉,收拾了一些靈符法器,跟凌奶奶打了聲招呼,朝村外走去……
此時,魚塘村賈家圩子,一個四十出頭的女人,正用顫抖的雙手,撫摸著兒子尸體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地方,呼天搶地的哀嚎……
他的身旁,一個身形消瘦,胡子拉碴的漢子,一口咬破左手食指,朝天一指,大吼一聲:“老天無眼啊!”
話音剛落,平地一聲炸雷,瓢潑大雨傾盆而下。
凌夜抬頭看看天,詫異道:“這深秋季節,怎么會有突如其來的雷陣雨?”
出門的時候,天色好得很。手機上顯示的天氣預報,也沒有說有雨。凌夜總算領教到,什么叫天有不測風云了……
兜頭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給走在山間小路上,沒有帶傘的凌夜,淋成了落湯雞。
原本想著走山間小路,能近那么一兩里,還能順便看看山景。這一帶雖說沒有崇山峻嶺,幽谷流泉,卻也到處都是起伏的山巒。
深秋季節,山間小路兩旁的景色還是不錯的。隨便東張西望,就能看到一片片金黃。不說什么陶冶情操,至少也能說景色宜人。
這會兒淋成了落湯雞,凌夜就沒有看風景的心情了。唯一的想法,就是找個能避雨的地方。
山路崎嶇,不過山間能避雨的地方,也不是沒有……
有的是以前的獵人留下的……現在不允許打獵了,說是要保護野生動物。獵槍收繳了,獵人在林子中搭的小屋,卻留了下來。
有的是廟宇……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陽縣沒有什么名山,大大小小的廟宇,以前卻也有不少。
在“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的時代,廟里的和尚,觀里的道士都給攆跑了,神像佛像也都砸爛了,斷壁殘垣的屋子卻有留下來的。
還有蠶基……蠶基,是陽縣的俗稱,用途類似于其他地方的“義莊”,是停放靈柩的地方。
還有的是護林棚、地震棚以及一些農民開荒時,搭起來供耕種累了暫時休息,或者臨時存放工具、收成的屋子。
各種用途的小屋,有些是已知的,也有些是早已遺忘的,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都是衰敗不堪了,不過用來避避雨還是可以的。
凌夜的運氣似乎不錯,四下看了看,便在不遠處的一個山坡上,看到了一角茅檐。
他毫不猶豫的跑了過去,打眼一看,果然早就被風雨侵襲得,不成樣子……
墻倒柱摧,對開的大門,有半扇是歪斜在地,廊檐外的部分,已經是沒在了荒草之中。
早有心理準備的凌夜,大踏步跨進去,先是瞅準了一個不漏雨的地方,站過去。
這才四處看了看,發現另一堵墻上,還有一扇緊閉的木門,似乎門后還有一個隔間。
前面這間屋子顯得有些空,只有幾條沾滿灰塵蛛網,已經半朽的長凳,還有些,應該是從屋頂灑落,或者從大門里吹進來的枯草。
出門抓了一把茅草,搬過一條長凳,小心的擦干凈,凌夜將背包放在上面,隨后脫下外衣擰干,也放在上面。
捋了捋頭發,使得其不再滴水,凌夜猶豫了一下,伸手推開了里間的那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