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茜和王小虎并不了解凌夜的想法,卻也對妖氣更感興趣……怎么說呢?對未知的事物,人總是更為好奇。鬼,他們也算見過了,妖,卻還沒有。
關石屏卻不知道,凌夜三人純屬好奇,于是認真的思考起來……
妖,乍一聽很玄,很可怕,實際上卻是三界之中最初的生靈。或者說,一開始妖和仙的意義完全相同,妖就是仙,仙就是妖。
無論是三清道祖,還是伏羲女媧大神,從實質上,或者說是從人的角度來說,都是妖。而且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妖跟人的關系都是非常密切……
在華夏的傳說之中,最初的人,就是由人面蛇身的大妖女媧創造的。
上古時期洪水肆虐,黃河泛濫,萬民流離失所,人類岌岌可危。大禹也是采用了他的妻子,涂山九尾妖狐出的主意,改堵為疏,才使得人類延續到今天。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妖和仙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實質上是由于實力的差距,形成了等級和尊卑。
后世的妖,被特指為擁有一些特殊能力,能幻化成人形的飛禽走獸。
傳說他們是因為,吃下了靈寶天尊嫉妒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弟子眾多,惱恨自己沒有弟子,撒于深山老林,江河湖海的仙丹。
真假已不可考,終究是萬物有靈……其實,連鬼都可以修煉,飛禽走獸當然也可以。
不過,關石屏是茅山道士,受的是靈寶戒,修的是上清經,練的是玄黃氣……
因為靈寶天尊撒仙丹的傳說,茅山道士一直覺得,他們與諸妖修煉的法門,是源自一脈。
茅山的三清劍法、谷衣心法、幽冥三箭、天罡伏魔咒、五雷咒、三昧真火等等道術,基本上都是用于治鬼除魔。
只有鎮山法寶煉妖壺,是用于收妖降妖的,而且只有動用無量咒,才能夠驅動煉妖壺煉妖……
無需諱言,茅山一派,雖然和妖沒有簽訂睦鄰友好,同盟互助的契約,卻心照不宣的,有著互不傷害的默契。
所以關石屏覺得,凌夜不愿談鬼,要聽他說妖,是有什么居心。一念及此,關石屏的眼神,下意識的再次緊緊地鎖定凌夜。
這一刻,凌夜的內心陡然感覺到了危險,不由得雙目一凝,真氣立時外放,在體外形成一片淡金色的炁場……
對方人多,其中有四個人,身上都有真氣流轉。凌夜這邊,只有三個人,而且吳茜還沒有修煉出真氣。
修道之人和普通的練武之人不同,練武之人,還講究個拳怕少壯;修道之人斗起來,拼的只是真氣的渾厚。
凌夜非常清楚,《道藏經》記載的拳法厲害,只是相對于普通人而言……當日在體藝館,如果他和延圓和尚生死相搏,死的十有**是他。
與延圓相比,關石屏年齡更大,而且還是會長,實力應該更強。
因此,凌夜不得不,未雨綢繆,預先做好防范……
也不能說他想錯了,只能說是經驗實在太少……其實在判斷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暴露實力,才是更好的選擇。
好在關石屏,并沒有針對凌夜的心思,當然,也沒有凌夜想象的那么強大。另外,屋內的這些人,也不像凌夜想的,就是一條心。
道士協會,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松散的民間組織。里面的成員,不是說不聽命于會長,但遇到事情,絕對是以協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