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夜看著凌琳沉默了一會兒,說:“小姑,你知道歷史上欽天監的職責是什么嗎?”
凌琳沒有想到,凌夜突然問出這么個問題。不過她知道,凌夜這個時候問這個問題,絕對有著深意。
仔細的想了想,說:“不是太清楚……好像,欽天監是觀測星象,還有祈禱風調雨順什么的……”
凌夜不等她說完,又開口問道:“小姑,你聽過禹王將華夏劃分為九州,收九牧之金鑄造九鼎的故事嗎?”
凌琳愣了一下,道:“這個傳說,華夏誰沒有聽說過啊……小夜,你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到底要跟我說什么?到底要說什么,直接說!考你小姑呢?!”
“對不起,小姑,”凌夜一臉尷尬,“是我沒有梳理清楚,不知道怎么跟你說。這個事,是要成禹王九鼎說起。鐫刻各種奇異紋飾的九鼎鑄成之后,集中于都城,夏遷商,商遷周,九鼎一直都是在都城,由王權掌控。
秦滅周后,九鼎淪沒,伏而不見……大周武皇,大宋徽宗都曾經重鑄九鼎,不過重鑄的九鼎至多只能算是仿制品……真正的禹王九鼎,卻是一直尋覓不到。此后,禹王九鼎的下落便有了諸多猜測,衍生出許多傳說。
在諸多傳說之中,有一個說法是,九鼎被埋藏在萬山之祖昆侖,受混沌之氣潤養,化為龍氣,脈出八方,其中有三大龍脈在華夏,艮龍主脈走黃河以北,震龍主脈走黃河以南,巽龍主脈走長江以南。
風水學素有‘得龍脈者得天下’之說,相傳諸葛孔明據此,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不過這三條龍脈走向過于清晰,華夏有本事的人又都有一統天下的雄心,總想著兩龍滅一龍生。
龍脈靈性十足,不忍蕓蕓眾生爭斗不休,三條主龍脈相約潛入深淵,再行分化,一分為三,三分為九,于是華夏便有了九條龍脈。三條主龍脈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九條龍脈得一便有逐鹿中原,主宰天下的機會,戰亂又怎么可能平息得了?
雖然說亂世出英雄,依然有很多有識之士深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忍見戰亂中哀鴻遍野……相傳大明鼎定之初,劉伯溫便辭官不做,將余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尋找九條龍脈之上。
傳說劉伯溫最終得償所愿,將尋到了九條龍脈,牽引到京燕之地,鑄生鐵為鏈鎖,鎖在一口深井之中,并親筆書寫‘鎖龍井’三個字加錫封鎮壓。九條龍脈合而為一,龍氣由鎖龍井另一處潛藏的出口而出,華夏至此一統。
可是,靈性十足的龍脈,又豈是一個凡人能夠掌控、鎮壓的?劉伯溫一勞永逸的想法,終究行不通……受他迷惑牽引的龍氣,實際上只是九條龍脈各自分出的一縷,為的是迷惑劉伯溫。
不僅如此,相傳龍脈在一地披泄龍氣,最長時間也只在三百年……鎖龍井固然只是蒙蔽劉伯溫雙眼的偽裝,真正的龍脈之地,無論是被葬到,還是被截斷鎮壓,最多也就三百年。
相傳欽天監真正要做的事,就是通過觀測星象,防止有人葬到龍脈……貪狼星出,必定血流成河……不管是華夏當下的主宰,要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還是等龍脈潤養郭嘯風墳墓成功驟起戈兵,陽縣都必然生靈涂炭。
我沒有劉伯溫的本事,也沒有他的雄心壯志,可是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在陽縣。小姑,我這么說,你明白嗎?”
凌琳搖了搖頭,說:“我不明白!按照你說的,應該是直接去破壞郭嘯風的墳墓,斬殺那只孽畜有什么用?”
凌夜有些發懵……敢情說這半天,自己說的都有些暈,全都白說了?
他哪里知道,以其昭昭使人昏昏,大抵如是。究其原因,一則是自己所知本來就有限,再者,根本就沒有說到關鍵點上。
這一點,與當下很多專家學者,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