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家父子目前是各有幕府,各行其事。
當然父子還是一體的,并沒有生出什么間隙,齟齬。分開只是為了更好方便管理。
畢竟關家的地盤,勢力太狹長了,橫跨益州,荊州。而且幾乎是一個自西到東的長條形。
不管是江夏,新野,房陵,漢中都是前線,隨時可能爆發戰爭,沒有后方的穩固基地。
關羽遠在新野,管得了漢中的事情?
關平遠在漢中,管得了江夏的事情?
父子二人便只有如此行事了。
遇到事情父子二人也會交流協調一下,比如說任命諸葛亮為郡守,乃是關羽的主意。但是任命諸葛亮做軍師中郎將,掌五六千兵權,卻是關平的主意。
因為關平知道了諸葛亮要招募雷緒,陳蘭的事情,關平狐疑雷緒,陳蘭先是袁術部將,后淪為賊寇,恐怕人心難測。
諸葛亮手下有兵馬,才好鎮得住這二人。
至于諸葛亮請求派遣丁奉去江夏,關平也是從善如流了。
說實在的,其實荊州發生的事情,也確實是出乎關平的意料之外。劉表早死,這是沒料到的。
蔡瑁,張允扶持劉琮上位,這是可以接受的。
劉琦不能說服文聘開了城門,迎接關羽進去樊城,這也可以接受的。但是諸葛亮忽然南下江夏,屯安陸。
又讓劉琦成了荊州刺史,名義上與劉琮分庭抗禮,這步操作是關平沒想到的。
至于后來諸葛亮在江夏干的有聲有色,寫信找了蔣琬做江夏長史,也就是副手,然后成功招募了陳蘭,雷緒率領五六萬人來投奔。
這關平聽了之后,并不覺得驚訝。
諸葛亮要是沒這點本事,他還是諸葛亮嗎?再說了,還加上一個蔣琬。這也兩個人如果連雷緒,陳蘭都搞不定,連經營只有三座縣城的江夏郡都經營不好。
如果是這樣的話。
關平就要懷疑這兩個人是假的了。
而諸葛亮在江夏干的有聲有色,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既蠶食荊州,又增加土地實力,還占據了江夏安陸這一塊的戰略要地。
諸葛亮給了關平一個大大的驚喜啊。
讓關平不得不再一次感慨。
果然只有打仗才是增加實力最快的方式,沒有之一。他幫備備出謀劃策,經過好幾年才又了新野二三十萬百姓,打下房陵,便多了三十萬人口,打下漢中,便多了五十萬人口。
這一次諸葛亮打下棗陽,隨州,安陸,又是增加了十幾萬人口。
正所謂搶錢搶糧搶那個啥。
經商?經商只是個輔助手段,靠經商發展一個勢力,那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搶糧搶錢搶地盤的后患也是有的,現在關平便為如何處置五斗米教而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