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隨商隊離開成都,一路東行。
看到沿途青山綠水,楊云心情大好,有種從牢籠解脫的暢快感,也瞬間理解了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愉悅心情。
他暗自慶幸:“本以為要動用‘傳送門’這下下之策,沒想到如此順利便出城來,還能搭乘順風車去洛陽,真是太幸運了。”
楊云最初的設想,是以雅柔的傳送門把師徒五人以及行李陸續傳送出城,先找個落腳處,然后到附近的村子雇請牛車,把人送到東陽縣城,接下來再考慮前往洛陽的事情。
但這么做會經歷太多麻煩。
首先,雅柔的傳送門并不穩定,精神力遠未強大到可以把生命個體不停地遠距離傳送的地步,當時雅柔傳送到什邡縣城外遭遇蠻子并再次打開傳送門逃回后,曾連續休息多日,虛弱不堪,開開傳送門的能力都短暫消失了。
如今雖然雅柔跟楊云在一起,精神力大為長進,但要大規模送人出城還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其次,不管是出城后先找個落腳點,讓雅柔恢復精神力,還是到附近的村莊雇請牛車載人載貨到就近的東陽縣城,還是進縣城后到騾馬市購買馬車用以行遠路,都涉及消息外泄的問題。
一旦節度使府發現情況不對,發文追查,楊云一行特征太過明顯,很容易便暴露行蹤。
現在依托劉家商隊北上,不但神不知鬼不覺,沿途還有人照應和打點,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至于酸梅湯和制冰的方法,在楊云看來根本就不算什么,能早些見到楊玉環比任何都重要。
“楊老弟,這條道一路往東,走簡州、普州、遂州到山南西道的果州南充,道路還算好走,若走劍閣過八百里秦川蜀道,那才叫一個險。這次運貨數量很多,我們去東都洛陽,出蜀地后你若同行便罷,若要單獨走,可以跟我明言。”
商隊管事雷焦生性爽朗,最初對楊云存有偏見,敬鬼神而遠之。隨著相處日久,雷焦對楊云態度有所改觀,楊云對風俗民情、人文地理的了解遠超預料,久而久之雷焦便放下成見,跟商隊中大多數人一樣,對楊云變得友好起來。
因商隊不會直接前往長安,要先往洛陽交貨,使得商隊一路向東,楊云并未見識到“難于上青天”的蜀道。
不過從東邊出蜀,也不全是好走的路,在川西丘陵地帶尚且不覺得如何,過遂州后道路便開始變得險峻起來。
沿途有劉家商隊的人幫忙打點,一切還算順利,楊云也有心情欣賞沿途山水風景。
“你們為何不把貨物運到揚州去販賣?”楊云趕著馬車,笑著問道。
雷焦騎在馬上,笑哈哈道:“我們劉家怎么可能放著揚州那風水寶地不管?我們有商隊專門走那邊,不過不歸我管……那支商隊半個月前就已出發,可惜你沒趕上。”
說話間,旁邊一名騎在馬上,腰間跨刀的漢子靠了過來,道:“楊老弟或有不知,走江南直接在成都東門外坐船,順著江水南下東進,比走陸路順當得多,但川江水道悍匪眾多,嘉州、戎州、瀘州沿岸都盤踞有巨寇,每次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稍微不慎就是船毀人亡的結局。”
說話的人名叫阮岳,是護衛隊的副領班,手下有六十多個帶刀護衛。
跟雷焦關注商隊賺多賺少不同,阮岳更在意的是道路是否安全好走,雖說劉家商隊基本打通黑白兩道的關系,但總歸路上還是會遭遇各種意外。
像劉家這樣運送大批錢財貨物的商隊,往往是賊人覬覦的目標,成功一回就可以金盆洗手,下半輩子再也不用為錢財發愁,所以鋌而走險的盜匪不在少數。尤其是走水路的話,岷江要穿過蠻族控制區域,沿途更是兇險無比。
雷焦道:“就算我們不走水路,也少不得跟官道沿途的毛賊打交道,不過提前都拜過山頭,應該不會出事。”
說到這里,雷焦的語氣變得有些遲疑,似是想到什么。
而另一邊阮岳也看過來,見楊云在旁,欲言又止。
楊云意識到其中有什么古怪,但別人不說他也不會刨根問底。
“只要一切平安,什么都好說。”雷焦笑著岔開話題,“再走十里,就到風亭驛,晚上好好睡一覺,明天就過遂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