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衡政拿起酒杯,站起來朗聲道:“本官一向仰慕方外修道高人,以往拜會過不少,受益頗多。此番趁著朝廷舉行道家法會,宴請諸位,是想表達一下本官對道門名士的推崇,同時感念皇恩浩蕩,吾皇萬歲萬萬歲!”
劉衡政屬于職業政客,這些道士是否徒有虛名他不在意,重要的是得迎合上意。
既然皇帝崇尚道教,那我也推崇道門中人,盛會舉行時,我宴請你們體現出我對你們的尊重,席間更是表達我對皇帝的敬仰,體現“政治正確”便可。
“本官敬諸位三杯。”
劉衡政先行飲酒。
當場有不少道士隨之飲酒,但道家畢竟有門派要求“清修”,這些人平時不飲酒,今日只能以茶代酒。
喝過后,劉衡政招呼眾人重新落座。
劉衡政笑道:“先給諸位介紹一下,坐在本官身邊這位,乃是之前于大空觀修復祖師像,引得陛下親口夸贊的楊小天師,他乃武尊真人高徒。”
楊云被河南尹劉衡政當眾推介,并沒有覺得自己名不副實,微笑著點頭:“諸位道友有禮了。”
大多數道士隨之一笑,算是互相打個招呼,就此算是熟人了。
可偏偏旁邊響起不和諧的聲音:“可是在東都舉行法會,想**主家后宅的那個武尊道友的弟子?”
這話非常不合時宜,并非夏十方所言,說話這人年紀更老一些,約五十許間,但楊云一看就覺得眼熟,赫然是剛才跟夏十方站在一起的道士之一。
夏十方手摸著下巴,好像早就知道會有人出來找茬,而這個人很可能是替他打抱不平,或者受他指使。
“劉道長,怎能如此無禮?”
對席有個年老的道士出言質疑。
這道士楊云看著也不陌生,也是剛才那伙人之一。
楊云心想:“這算什么?一唱一和,出來當攪屎棍?”
被稱為劉道長的那位站在席間,義正詞嚴道:“修道之人,以修身養性為主,哪怕有成婚生子的,也要明德自居,若只憑一點虛無的本事,無德無行,有何臉面于道家立足?更有何臉面傳道受業?”
他說話時,一直盯著楊云。
他的目的,就是要激怒楊云,在他看來只要一直說楊云恩師的壞話,以楊云的年歲肯定會惱羞成怒,當場做一些失格之事。
但楊云是誰?
他壓根兒就沒師傅,武尊的名頭是他編出來的。
不管怎么罵,楊云也不會覺得面目無光,反而暗忖:“罵得真痛快,真該讓松梅那老小子聽聽!”
劉衡政一看情勢有些失控,瞪了孫席一眼,隨即起身道:“武尊真人的事情,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事情都不明了,就當眾胡言亂語,豈非是有意敗壞尊者名聲?若誰再造次,休怪本官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