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人沒法離開,只有死了才能被帶回大唐。
經歷此事后,整個二號營地內充滿了壓抑的氣氛。
這個時代,死個人或許并不太當回事,生活的艱辛和醫療條件的落后,導致了人們普遍壽命不長,但現在身處異國他鄉,人們對死亡越發畏懼。
楊云沒有爽約,帶著人回到大唐,聯系好漕幫的人,安頓好死者的家眷。
由于是淹死的,安置起來相對容易,楊云只是說外出做工時不慎失足落入河水中,搶救不及,那人的家眷雖然悲痛,但也能理解,畢竟這世道太容易出安全事故了,只要安家費給足,一切都好商量。
自古都是民不舉官不究,死去那人還沒有娶妻生子,在楊云開出五十貫的天價賠償后,那人的父母立即三緘其口,生怕東家反悔,私下找人帶話詢問還需不需要勞力?
從洛陽城外回到家中,楊云整個人都很疲憊,終于可以坐下來認真思考一下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師傅,之前您讓冶煉的金屬,已經有進展了。”張鏡彥出現在楊云面前,把實驗室的最新成果相告,楊云聞言心情終于好轉了些。
看張鏡彥欲言又止的樣子,楊云好奇地問道:“還有別的什么事嗎?”
張鏡彥點點頭,道:“家父已到洛陽,準備參加朝廷舉行的法會……家父希望能先跟師傅見上一面。”
朝廷剛安排李林甫籌備法會,張高就現身洛陽,說明張高一直就沒離開兩都地界,或者干脆就是一直在洛陽附近轉悠。
因為張鏡彥的關系,對楊云而言張高算是盟友,若是能跟張高好好合作的話,可以在道門內部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必要時他甚至可以把天師道引為可以利用的力量。
只是張高在道門的名望跟別人對他的敵視成正比,很多人忌憚天師道的威名,生怕失去自己的自主性,不肯跟張高掌管的天師道沾邊。
楊云自然不會拒絕跟張高會面。他整理了一下心情,便跟張鏡彥一起離開家門,前往住家同一街坊的客棧見到風塵仆仆好像從遠處趕來的張高。
“見過楊國師。”
張高行作揖禮,對楊云非常尊重,畢竟眼前這個年輕人是他女兒的老師,又貴為御史大夫,乃是道門中人在朝中地位最高的存在。
楊云抱拳還禮后,跟張高相對坐下,略微交談,便談到即將由李林甫主持的道家法會。
張高直接問道:“有件事想打探清楚,國師是否跟李夕郎間有協議?李夕郎之前派人送信給我,說請我協同他操辦法會,不知是否是國師從中穿針引線?”
楊云本來沒打算對張高說實話,聽對方這么一說,不由嘆了口氣,決定還是把實情相告,有意壓低聲音道:“李夕郎想通過操持法會重新獲得陛下器重,我幫助他完成心愿,為的是跟宮里那位總攬朝政之人抗衡。”
張高是聰明人,馬上意識到楊云和李林甫針對的那個人是高力士,其中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不好應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