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趙桓自己掌握在手里的東輯事廠、皇城司、內監等衙門,還是朝堂上的中書省、六部和其他監、寺,需要的不僅僅只是人那么簡單——
如果單純的只是需要人,那大宋根本就不缺。大宋缺少的是足夠的讀書識字的人,而且還得是人品能差不多的那種。
而一個皇帝再怎么牛逼,再怎么殺人如麻,他也沒辦法立即變出足夠可用的人手!
所以趙桓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爭取先把緊缺人手的問題解決掉,再通過一點點兒的培養人才來解決問題。
至于科舉?
科舉肯定會接著開下去,畢竟科舉這種事兒不光是為國選才這么簡單,這里面還有天子門生這么個說法,這可是皇帝用來攏絡人心,掌控朝堂所必須的不二法門,不可能就這么廢掉。
待李綱和李若冰等人躬身應下之后,趙桓又接著問道:“吏部還有什么問題?”
李若冰搖了搖頭,答道:“回官家,只要能把人手的問題解決掉,吏部便沒什么問題了。”
……
解決了吏部缺少人手的問題之后,除了戶部尚書莊成益又逼逼賴賴的說了一通“靖康靖康國庫凈光”之類的屁外話,剩下各部乃至于中書省的問題也就變得不再是什么大問題。
趙桓也總算是難得的閑了幾天。
但是無心回報上來的消息卻讓趙桓開心不起來。
“開封府派出去的衙役跟百姓說的倒也清楚,只是百姓們都不愿意搬遷。”
無心躬身道:“許多百姓都顧及著房價,擔心官家一旦將汴京城拆了重建,以后能建房子的地方多了,他們的房子就變得不值錢了。
還有許多人是因為自家院子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或是舍不得拆了,或是因為契書上的價格太低,覺得就此拆了會吃大虧。”
趙桓皺著眉頭道:“派人去城中散布謠言,就說朕嫌宮城太小,若是百姓都不同意拆遷重建,朕便會遷都順天府。”
然而無心卻躬身道:“啟奏官家,這謠言自從秦會……秦相公營建順天府時就已經傳得滿城風雨了,汴京城的百姓早就已經籌錢去順天府買地,現在再傳……只怕沒什么用。”
???
趙桓就這么愣愣的瞧著殿外的風雪。
堂堂的皇帝,還玩不過這些百姓了?不行就真的遷都算了?
可是真要遷都,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宋從趙大開始,所有的皇陵可都在開封附近,自己現在如果一定要遷都順天府,皇陵又該怎么辦?每年都跑回來祭祀?
陰沉著琢磨了半晌之后,趙桓最終還是咬了咬牙,吩咐道:“派人傳話給秦會玩,讓他在順天府城南留出一塊足夠的空地,用來安置皇家學院。”
“還有,這事兒要是走漏了風聲,仔細著你的皮!”
無心心里頓時咯噔一聲,躬身道:“是,奴婢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