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燕趙等地的百姓就覺得皇帝就該這樣兒才對,你趙家皇帝要都是這么硬氣,老子們的祖上也不用跑到梁山泊上去鬧事,更不會做什么殺到東京奪了鳥位的美夢。
也有士林中人覺得趙桓這次做得過了。
因為勸諫和親而被貶官流放?這特么還有天理么!
是,咱們大家伙都承認官家你文治武功都強盛無比,也都承認你老人家頭鐵,可是先不說漢、唐都曾有過和親,單單就只是勸諫和親就被貶官流放,您這跟不能納諫的昏君有什么區別?
士林中人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攻擊趙桓的點。
不納諫。
此前不是沒有人想過在漁輪上搞臭趙桓,只是任憑他們怎么攻擊趙桓好筑京觀還是想要攻擊趙桓窮兵黷武都沒有奏效——民間百姓大多都被遼國、金國、西夏、交趾給禍害過,被禍害過的百姓們最知道穩定的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
試圖在這兩點上攻擊趙桓,百姓根本就不認。
士林中的那些壞種們在經歷了無數的失敗之后也學聰明了,知道他們越攻擊趙桓對外的強硬,百姓就會越對趙桓歸心,所以他們也不再做那些無用功了。
單單只抓住剛愎自用不肯納諫這一點來攻擊。
漢武帝牛不牛逼?晚年也曾下了輪臺罪己詔。唐太宗牛不牛逼?也曾活生生憋死了愛鳥。
辣么牛逼的皇帝都知道要常思己過,都知道要納諫,怎么你趙官家比歷代那些明君圣主還要牛逼,你不納諫你就能英明神武永不犯錯了?
然后大宋百姓們的八卦之魂開始熊熊燃燒。
有人覺得應該讓官家再選一次秀女——肯定是官家后宮里的妃子太少了,官家的脾氣才會這樣兒暴躁,這樣兒不好,不好,不如多選幾個妃子去伺候官家,百煉鋼也得給他纏成繞指柔。
正好,俺家有個姑娘今年十八歲,要身段有身段要模樣有模樣,琴棋書畫那是樣樣精通,女紅繡功也完全不弱于人,官家您考慮考慮?
然后這個理論把其他所有的聲音全都給壓下去了。
原本士林中人有意將輿論引向趙桓不納諫,應該重整御史臺,把御史臺那些瘋狗們都收回朝堂,結果莫名其妙的就跑偏到了民間覺得趙桓應該再一次選妃上面。
根本就沒人關心那幾十個被貶官流放的倒霉蛋。
王德發!
事情到底是怎么變成現在這個鳥樣兒的?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