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此刻的張遼身份還是很低的。
袁譚策馬來到前面,仔細打量。張遼:武力93,智力79,陣營董卓,忠誠度55。
“你又是誰?”張遼冷道。
忠誠度這么低,袁譚也能想到一些原因。
為什么攔住自己,也能分析出來。
這是他的機會。
于是打算亮明身份,抱拳一禮,道:“張將軍你是誤會了,我并非董卓兵馬。在下袁家長公子袁譚袁顯思。”
張遼聞言,雖然素來冷靜,難免也吃了一驚,“什么!你是袁家大公子?”
“不錯,我這次潛入洛陽,就是為了救我袁家還有蔡家。”袁譚正色道。
這時,袁逢袁隗,還有蔡邕一起露面了。
袁逢摸了摸胡子,道:“這位將軍,聽你剛才一席話,應該是來救我袁家的。我乃袁逢,感激不盡。這位是我的長孫袁譚,若非他來洛陽相救,我袁家已經被國賊董卓滿門屠殺了。”
蔡邕嘆了口氣,道:“觀將軍舉止,是一個忠義之人。還需盡快和國賊劃清界限,走上正道才好。”
對于張遼來說,信息量來的很大,很迅猛。好在,他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大將之才。
但他動蕩了,陣營也跟著動蕩了,忠誠度掉到了45。
這對袁譚是有利的,于是不顧可能的危險,策馬來到了張遼身邊。
“張將軍你看,那就是烈火熊熊的洛陽,便是剛才的一場大雨,也無法剿滅這全城的烈火。”
隨著他的話,張遼的目光看向遠處濃煙滾滾伴隨火星的城池。
這座天下最大的城池,明顯已經毀于一旦了。
張遼的陣營更加動蕩了,忠誠度掉到了30,看他的面色,心已經徹底涼了。
但袁譚心里卻是滾燙滾燙的,又指向遠處,“張將軍,你看到那些若隱若現的人影了嗎?那些都是流離失所的百姓。”
“這些逃出來的百姓情況還好一點,那些被董卓押解去長安的百姓,此刻苦不堪言。只是出城十里,就已經死了一萬多人……。”
“董卓默許暴兵殘害百姓,那啥女人什么的……。”
袁譚極盡可能的說董卓壞話,也不能說是說壞話,畢竟也是事實。
他說的壞話多到無法想象,再用‘慧眼’看去,張遼的陣營沒了。
嘿~,這心里面喜洋洋。
顯然,張遼心里冰冰洋了,對于之前的思考,已經作出了一個決斷。但他的目光越來越迷茫,如一片落葉,卻是無根可歸。
他深深閉上眼睛,再次睜開的時候,便策馬閃身一邊。
并示意部眾閃開一條路。
意圖不言而喻。
袁逢三老松了口氣,對視一眼,重新返回馬車內。以他們的地位,說實話也看不上張遼這個小小都尉。
汪昭他們正在等待命令。
但袁譚會走嗎?
如今收服張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張遼為什么不主動投順?
也許是因為剛剛失去陣營思想上凌亂。
但也有另外的原因吧。
袁譚看向屬于自己的夢和遠方。
想要在這個亂世出人頭地,成為萬眾敬仰值得追隨的君王,就要作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這樣的話,天下豪杰才會知道他是值得追隨的人,才會主動來投效。
袁譚看著張遼和其一千部眾,內心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